义熙县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齐熙县置,为融州治。治所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。大业初属始安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融州治。六年(623)改为融水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,一说开皇十一年)改齐熙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。属融州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改融水县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齐熙县置,为融州治。治所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。大业初属始安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融州治。六年(623)改为融水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,一说开皇十一年)改齐熙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。属融州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改融水县。
或称台湾铁路新竹线。从今台湾新竹市至竹东镇,长16.6公里。1946年动工修建,1947年建成。
在今广西灌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灌阳县:“月冈公馆,在县北六十里。”
即今福建建阳县治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贺齐传》:东汉建安八年(203),贼洪明等屯汉兴,“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,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”,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 引《县志》,谓“相传古闽越王筑城于此以拒汉,
①即今湖南益阳市南资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长沙国益阳县注: “应劭曰: 在益水之阳。” 《水经·资水注》: “茱萸江又东径益阳县北,又谓之资水。应劭曰: 县在益水之阳。今无益水,亦或资水之殊目矣。”②
清科布多参赞大臣管部之一,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。本属准噶尔,乾隆二十年(1755) 降清,后复从阿睦尔撒纳叛乱; 乱定,被并入和托辉特多尔济车登旗。三十一年,以其众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,编为一旗
①战国初属郑,后入韩、秦。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朱城。《史记·蔺相如传》: “秦王使使者告赵王,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。……王许之,遂与秦王会渑池。” 即此。秦置渑池县。②池名。在今河南渑池县北。《
在今贵州凤冈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石阡府》:邓坎砦,“明万历中,杨应龙攻龙泉,袭官军于邓坎,官军击走之”。
在今河北永年县 (临洺关) 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武灵王元年 (前325),“韩宣王与太子仓来朝信宫”。《正义》: “在洺州临洺县。”
①唐会昌五年(845)改单于都护府置,治所在中受降城(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敖陶窑村古城)。五代地入契丹,废。②唐总章二年(669)改翰海都护府置,治所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西岸,杭爱山东端。统碛北铁
即今广东丰顺县(汤坑镇)。清乾隆《潮州府志》卷14丰顺县:汤坑市在“县南六十里金鼎寨”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东省丰顺县(汤坑镇)。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置巡检司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