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丹江

丹江

①为巴拉河上源。源出今贵州雷山县南苗岭,北流入清水江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9丹江通判:“丹江在城西,发源城南高坡上,有泉名大塘,溢而下流,合诸山之水成江,下流合台拱之小江,入于清江。沿江苗人有大丹江、小丹江之称,实只一江也。雍正六年,苗人挑绕等四十余寨据大丹江,乌叠等二十余寨据小丹江,鸡讲十余寨切近九股,与大小丹江相勾结。巡抚张广泗以八寨既平,率兵进取丹江,相度形势以乌邪为大小丹江要隘,抱得亦大丹江出没之区,乌骚则延属鸡讲,又囊猛者大丹江绾毂处也,旬日之间次第平定。”

②即丹水。今陕西宜川县西南之丹水。


汉水最长支流。在河南、湖北、陕西三省边境一带。《吕氏春秋》:“尧战于丹水之浦,以服南蛮。”即此水。源出陕西省商州市西北凤凰山东,上源有南、北两支,两支汇合于黑龙口镇后,向东南流经丹凤、商南二县境和河南省淅川县及湖北省丹江口市,于丹江口市入汉水。长390千米,流域面积1.68万平方千米。有滔河、淅川、淇河等支流。陕西省丹凤县以下可通航。下游建有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。水产资源丰富,盛产鱼类。丹江口水库风景秀丽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景州塔

    又称开福寺舍利塔。在今河北景县城内西北角。《清一统志·河间府》 “开福寺” 条称: “前有古塔,隋文帝建。” 民谚称 “沧州狮子、景州塔、赵州石桥、正定府大菩萨” 为河北四大古迹,在国内享有盛名。即开

  • 灵武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北邵岗堡西北。东汉省。《后汉书·段颎传》:建宁元年(168),段颎与田晏追羌于令鲜水上,“颎遂与相连缀,且斗且引,及于灵武谷”。唐李贤注:“灵武县名,有谷。”

  • 石港

   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北。明正德《琼台志》卷5:石港“在县(治今老城镇)西二十里封平都,源合西峰、沙地、南滚、硝阳四水,会潮成港,港口两岸皆石”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一》:石港

  • 万柳堂

    在北京广渠门内。初为元右丞廉希宪别墅,园内名花万株,为京城第一。元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卷9载赵松雪赋诗曰:“万柳堂前数亩池,平铺云锦盖涟漪。”池中多莲,池边植柳。清初为大学士益都冯铨之别业。康熙初,于

  • 上谷郡

    ①战国燕置。秦治所在沮阳县(今河北怀来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、小五台山以东,赤城县、北京市延庆县以西,内长城和昌平县以北地。三国魏属幽州,治所在居庸县(今北京市延庆县)。北魏废。②隋大业初改

  • 白水军

    唐开元五年(717)置,属陇右节度使。驻地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二十七年(739),“吐蕃寇白草、安人等军,陇右节度使萧灵击破之”。胡注:“疑白草军当作白水军。”宝应元年

  • 赤土

    在今湖南临武县东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村名。在海南省琼海市东北部。属长坡镇。人口610。原名锡侯村,相传清代一李姓进士被朝廷封为锡侯,由此得名;后因该村属沙土地带,村后有一土堆,“锡侯”谐音为“赤土”,故名

  • 天王院花园子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一带。园中没有池亭等建筑,独有牡丹数十万本,因称花园子。宋李格非《洛阳名园记》载:“凡城中赖花以生者,毕家于此。至花时,张幕幄,列市肆,管弦其中。城中士女,绝烟火游之。”

  • 益临县

    1948年7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益都、临朐二县析置,治郑母村 (今山东青州市东南郑母镇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52年撤销,并入益都、临朐、昌乐三县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8年由益都县东北部尧西、香

  • 瑷珲厅

    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在瑷珲 (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)。1913年改瑷珲县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南爱辉镇。直隶瑷珲道。1913年降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