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安城
在今四川华蓥市西北永兴镇西南东安。《元史·赵匣剌传》:至元五年(1268),“兼管京兆、延安两路新军,戍东安、虎啸山两城”。
在今四川华蓥市西北永兴镇西南东安。《元史·赵匣剌传》:至元五年(1268),“兼管京兆、延安两路新军,戍东安、虎啸山两城”。
①东晋安帝时改堂邑郡置,属南兖州。治所在秦县 (今江苏六合县西北)。南齐永明元年 (483)罢。梁复置。北周改六合郡。②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改宁夷郡置,属雍州。治所在宁夷县 (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十
即今长江南源木鲁乌苏河支流尕尔曲河。在青海西南部。《清一统志 · 西藏》: 喀七乌兰木伦河 “源出巴萨通拉木山西北四百余里什达尔乌兰达布逊山,东南流五百余里,入木鲁乌苏”。
1928年析禹县及登封县地置,属河南省。治所在白沙镇(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六十里白沙村)。后废。旧县名。1928年由登封、禹县两县析置,治白沙(今河南禹州市西北白沙)。1931年撤销,并入登封、禹县两县。
即春秋时棐林。在今河南新郑市东二十五里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“从林乡军以至于今,秦七攻魏,五入囿中。” 集解: “徐广曰: ‘林乡在宛县。’”
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北二十二里阎觉寺镇附近聊古庙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年 (前522),晏子曰: “聊、摄以东,姑、尤以西,其为人多矣。” 又 《战国策·齐策》: “燕将攻下聊城”,即此。秦置
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南。《左传》:成公十七年(前574),“公会尹武公、单襄公及诸侯伐郑, 自戏童至于曲洧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南。《左传》成公十七年(前574年):“公会尹武公、单襄公及诸
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北隅废黄河上。原跨汴水。金、元黄河屡次夺汴、泗入淮,黄河即经此与泗水合。《明史·河渠志》 记元末贾鲁治河后黄河所经,多“出徐州小浮桥”,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北隅废黄河上。原跨汴水。
在今贵州遵义市城区东南十五里永康乡皇坟咀。原系宋代白锦堡,后为播州杨氏墓地。杨璨墓建于南宋淳祐年间(1241—1252)。1957年清理发掘前已被破坏,出土文物较少。腰坑内获铜鼓两面,铸造精美。墓用白
即今湖南益阳市西南志溪河。 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一》: 溪 “在益阳县西南五十里。 《名胜志》:溪多滩, 惟通小舟。 由锡山经石笋, 皆至险处。《县志》:
明置,属金州卫。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七十里望海子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金州卫: “东南有望海埚石城,永乐七年置。” 《明史·成祖纪》: 永乐十七年 (1419) 六月,“刘江歼倭寇于望海埚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