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角湖
在今江苏淮阴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淮安府清河县:“三角湖在县西北八里。四围高阜,水潴其中,雨潦涨溢,则注于大清河。”
在今江苏淮阴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淮安府清河县:“三角湖在县西北八里。四围高阜,水潴其中,雨潦涨溢,则注于大清河。”
即今安徽枞阳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桐城县: 枞阳城,“ 《城邑考》: 宋末桐城县移治枞阳镇,后又徙池之李阳河。元始还旧治。今仍为枞阳镇。明初置税课局于此”。清末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、陈玉成曾在此举行
一名新桥。唐贞观十一年(637)建,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6陕县:大阳桥“在县北三里。贞观十一年,太宗东巡,遣武侯将军丘行恭营造”。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大阳津下游、河南省陕县西北黄
清初建,在北京外城虎坊桥西南。为清初著名学者徐乾学别业。
元置,在今黑龙江嫩江县南伊拉哈镇。元《析津志》天下站名:“奴迷百三十(里)失怜。”明废。
在今湖北广水市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: 宝林寺 “前临大河,基周数里。后有松、栗二坪,木皆参天。宋、元皆有碑碣。明洪武间赐名正觉寺”。
一名石砚岭。在今福建龙岩市东北雁石镇。地险仄,为戍守要道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47漳州府: 砚石岭 “在龙岩县东,峰峦秀丽,气脉融和,取其石琢砚,甚光润”。《清一统志·龙岩州》: 雁石岭“岭北为雁石渡
亦名富禄镇。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南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》: 万历初,洛容县僮民起事,李锡等率兵镇压,“后残僮黄朝贵复合融县瑶号万人,声言欲入富福镇”。即此。
①秦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即今江苏盱眙县东南东阳城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陈婴者,故东阳令史……东阳少年杀其令, ……遂强立婴为长。”即此。西汉属临淮郡。东汉属下邳国。西晋仍属临淮郡。南朝陈废。②汉高帝置
清时巴林左翼旗驻地,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一百里幸福之路苏木北八里敖日盖村。
即今安徽南陵县东青弋江西岸弋江镇。清光绪 《南陵小志》 卷1: 青弋江镇在 “县东三十里。东达郡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