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东水
在今四川乐山市城内。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一》:方响洞“在乐山县儒学前东百步许。水从洞出,甃为大井,声若环佩,锵然有韵,旧名丁东水”。北宋黄庭坚改为方响洞,作诗云:“古人题作丁东水,自古丁东直至今。我为更名方响洞,信知山水有清音。”
在今四川乐山市城内。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一》:方响洞“在乐山县儒学前东百步许。水从洞出,甃为大井,声若环佩,锵然有韵,旧名丁东水”。北宋黄庭坚改为方响洞,作诗云:“古人题作丁东水,自古丁东直至今。我为更名方响洞,信知山水有清音。”
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千山南部、仙人台西侧山中。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辽阳: 香岩寺 “在龙泉南。有仙人台”。寺宇分前后正殿和左右配殿。香岩寺旧为千山名胜之冠,至今寺周尚有名胜多处。千山第
在今浙江临安县东。《新五代史·钱镠传》:唐广明元年(880),黄巢起义军进逼临安,钱镠“乃引兵趋八百里。八百里,地名也。告道旁媪曰:‘后有问者,告曰临安兵屯八百里矣’。巢众至,闻媪语,不知其地名,曰:
西魏改汉兴县置,为马蹬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。北周为周安郡治。隋大业初属通川郡。唐武德初属开州, 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古县名。西魏以汉兴县改名,治今四川省宣汉县东北。属周安郡。隋属开州。唐
1914年改定远县置,属四川嘉陵道。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西南三十里中心镇。《地学杂志》1914年第7、8号载 《拟改各省重复县名呈文并批》称: “该县于元至元间复置武胜军,县东又有武胜山。” 故名武胜县
唐置,属鄯州。在今青海湟中县西北,东至西宁市六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鄯州鄯城县:“西六十里有临蕃城。” 后没于吐蕃。唐置,在今青海省湟中县东南。属鄯州。因靠近吐蕃境而得名。后地入吐蕃。
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4归州:向王山“在巴东县北,临大江, 山傍有铁枪头长数丈,经数百年不见少损, 目曰向王枪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巴东县“明月山”条下:“向王山,山高大,无树木,
即今江西萍乡市东南江西口。《清一统志·袁州府》:江西市“在萍乡县东南七十里,通吉安府安福县界”。在今江西省萍乡市东南。清属萍乡县。
即今新疆中部之开都河及孔雀河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 敦薨之山 “敦薨之水出焉,而西(东) 流注于泑泽”。《水经· 河水注》: 敦薨之水“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,……东南流注于敦薨之薮”。
1914年改镇安县置,属奉天辽沈道。治所在小黑山 (今辽宁黑山县)。民国 《黑山县志》 序:“黑山古名镇远堡,后改小黑山。” 县以此名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在辽宁省中部。属锦州市。面积2436平方千
亦作多刚县。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晏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。北宋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