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南楼”。指庾楼胜处幽美宜人的夜色。常用以写游赏佳兴。宋 陈三聘《满江红》词:“滕阁暮霞孤鹜举,庾楼明月乌飞绕。念老来、于此兴无穷,知音少。”
旧时比喻贞女不事二夫。《元史.列女传》:“衣氏,汴梁儒士孟志刚妻。志刚卒,贫而无子,有司给以棺木。衣氏给匠者曰:‘可宽大其棺,吾夫有遗衣服,欲尽置其中。’匠者然之。是夕,衣氏具鸡黍祭其夫,家之所有悉散
指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按照范增暗示下令杀刘邦,范增便到帐外把项庄找来,要项庄以舞剑作乐为名,在宴席上乘机刺杀刘邦。后以此典比喻借助寻欢作乐以实现其阴谋诡计。项庄,项羽的堂弟,帐下的武将。范增起身,出去召
同“相如病渴”。宋舒亶《醉花阴.试茶》词:“相如消渴无佳思,了知君此意。”
宋释.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三:“光(慧可)曰:‘我心未宁,乞师与安。’师(达磨)曰:‘将心来与汝安。’曰:‘觅心了不可得。’师曰:‘我与汝安心竟(终,完了)。’”此事又见宋释.契嵩《传法正宗记.慧可传
源见“张融船”。形容为官清廉。清 李晖吉等《龙文鞭影二集》卷上:“融无宅第,准乏楼居。”
源见“苏秦六印”。后恭敬而前傲慢,喻指待人势利。《东渡记》二六回:“世态炎凉,后恭前倨。”见“前倨后恭”。明·孙仁儒《东郭记·殆不可复》:“也不劳你贫贱日把人轻,也不劳你豪华时将俺慑,见了他这鞠躬欣敬
同“东门黄犬”。宋刘辰翁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谁叹东门猎倦,谁笑南阳舞罢,万事五更钟。”
主谓 阋,争吵。墙,这里指家内,泛指内部。原指兄弟龃龉不和睦,发生纠纷。后比喻内部纷争。语出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务(侮)。”鲁迅《二心集·上海文艺之一瞥》:“所以从无产阶级的见地
见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”。《文明小史》37回:“我自出娘胎,从没受过这般羞辱,大丈夫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