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.李白《越中览古》诗:“越王勾践破吴归,义士还家尽锦衣。宫女如花满春殿,只今惟有鹧鸪飞。”“罗绮越王城”语出李白《越中览古》诗意,是说越王破吴后武士们衣锦还乡,十分显赫。后因用为咏古凭吊之典。元.张
春秋时卫宣公为子伋娶妻于齐,听说媳妇貌美,就在黄河边(今山东濮县)筑新台,把她中途留下。国人作诗讥刺,即《诗.邶风.新台》篇。后称不正当的翁媳关系为“新台之丑”。《诗.邶风.新台》:“新台有泚,河水瀰
同“卧病清漳”。唐权德舆《哭刘四尚书》诗:“岂言朝象魏,翻是卧漳滨。”
源见“鹿门采药”。指东汉隐士庞德。亦借指隐士。唐李白《寄弄月溪吴山人》诗:“尝闻庞德公,家住洞湖水。”
《史记.郦食其传》:“骑士曰:‘沛公不好儒,诸客冠儒冠来者,沛公辄解其冠,溲溺其中。与人言,常大骂。……’”汉高祖不欢迎儒生,如果来客戴的是儒生帽子,汉高祖就把儒生帽子拿来,当尿盆用。后因用为轻视儒生
源见“孟母择邻”。喻指教子有方的贤德之母。元白朴《墙头马上》四折:“一个是八烈周公,一个是三移孟母。”
同“一饮三百杯”。宋程俱《试端溪石砚偶书》诗:“人生当复几两屐,我饮宁须三百杯?”
源见“吴市隐”。指隐逸得道之士。宋陆游《小雨舟过梅市》:“停桡小住青枫岸,吴市高人傥可逢。”
源见“鸣珂里”。指居高位。明李东阳《重经西涯》诗之一:“岂谓鸣珂还故里,敢将华发恋微官。”【词语鸣珂】 汉语大词典:鸣珂
《易.系词下》:“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”后以“日往月来”形容岁月流逝。晋潘岳《夏侯常侍诔》:“日往月来,暑退寒袭。”并列 太阳落山,月亮升起。形容时光不断流逝。语本《易经·系辞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