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万斛泉源”条。
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夫子莞尔而笑曰:‘割鸡焉用牛刀?’”朱熹集注:“弦,琴瑟也。时子游为武城宰,以礼乐为教,故邑人皆弦歌也。”后以“武城弦”指礼乐教化。唐高適《遇卢明府有赠》诗:“
同“易水歌”。元刘秉《清风十韵》:“易水离歌阕,齐纨怨思新。”
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指眼泪。明王世贞《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》:“满掬挥鲛泪,轻裘渍酒绵。”【词语鲛泪】 汉语大词典:鲛泪
东汉.应劭《风俗通》:“俗说天地开辟,未有人民,女娲抟黄土作人,剧务,力不暇供,乃引绳絙泥中,举以为人。故富贵者黄土人也,贫贱凡庸者絙人也。”(据《太平御览》卷七十八引)絙,音gēng,大绳。据传说,
同“肯堂肯构”。宋苏辙《谢讲彻〈论语〉赐燕状》之二:“始于好学,伫观圣政之新;终克肯堂,益助慈心之喜。”元 刘壎《隐居通议.骈俪三》:“肯堂收教子之功,含饴遂弄孙之乐。”【词语肯堂】 汉语大词典:
《琵琶记》据南宋唱本《赵贞女》故事载:民间流传汉时蔡伯喈赴京赶考。其妻赵五娘在家勤劳孝亲,后公婆双亡,又值荒年,她卖发葬亲尽孝后,千里迢迢,赴京寻夫。后因以“赵五娘”为勤劳、贤良、贞孝妇女的典型形象。
源见“樾荫”。喻求人庇荫。宋 胡继宗《书言故事.夏》:“求庇于人,曰暍人,于柳下借阴耳。”述宾 据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载,周武王曾荫鹖人于樾下,天下怀其德。后因以“柳下借阴”比喻求人庇荫帮助。宋·胡继宗
同“掩耳盗铃”。《解放日报》1982.8.24:“盗铃旧伎俩,警惕新阴谋。”【词语盗铃】 汉语大词典:盗铃
《史记.李斯列传》:“二世二年七月,具斯五刑,论腰斩咸阳市。斯出狱,与其中子俱执,顾谓其中子曰:‘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!’”《太平御览》九二六引《史记》作:“李斯临刑,思牵黄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