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魏公笏

魏公笏

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一:“唐 文宗皇帝谓宰相曰:‘太宗得魏徵,采拾阙遗,弼成圣政。今我得魏謩,于疑似之间,必极匡谏。虽不敢希及贞观之政,庶几处无过之地。今授謩右补阙,委舍人善为之词。’又问謩曰:‘卿家有何图书?’謩曰:‘家书悉无,唯有文贞公笏在。’文宗令进来。郑覃在侧曰:‘在人不在笏。’文宗曰:‘卿浑未晓,但《甘棠》之义,非要笏也。’”后因以“魏公笏”表示先辈政绩卓著和家世荣显。清唐孙华《题晋阳遗像》诗:“先朝剩有魏公笏,老辈仍看郭泰巾。”


【典源】 宋·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一:“唐文宗皇帝谓宰相曰:‘太宗得魏征,采拾阙遗,弼成圣政。今我得魏謩,于疑似之间,必极匡谏。虽不敢希及贞观之政,庶几处无过之地。今授謩右补阙。委舍人善为之词。’又问謩曰:‘卿家有何图书?’謩曰:‘家书悉无,唯有文贞公笏在。’文宗令进来。郑覃在侧曰:‘在人不在笏。’文宗曰:‘卿浑未晓,但甘棠之义,非要笏也。’”《旧唐书·魏謩传》、《新唐书·魏謩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唐代魏謩的五代祖魏征 (封文贞公),是唐太宗时的名相。唐文宗对宰相说:“太宗得到魏征,补拾政事缺漏,辅佐圣政。现在我得到魏謩,也很接近,一定会极力劝谏。虽然不敢企望达到贞观之治,尽可能做到无过失。现授予魏謩右补阙。”又问謩曰:“你家中还有什么遗留的图书?”魏答:“家中图书已无,只有文贞公的笏还在。”文宗让他取来。郑覃在旁说:“在人不在笏。”文宗说:“你不明白,这是仿照古代思念召伯在甘棠树下治事的意思,不是要笏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家世荣显。

【典形】 传家笏、存家芴、魏公笏。

【示例】

〔传家笏〕 清·丘逢甲 《寄怀瑞凤纶》之一:“魏謩帝问传家笏,苏轼天留过岭诗。”

〔存家笏〕 清·钱谦益《瞿五丈星卿挽词》之三:“存家笏是先朝赐,誓墓文应后世传。”

〔魏公笏〕 清·唐孙华《题晋阳遗像》:“先朝剩有魏公笏,老辈仍看郭泰巾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地乃宇宙之乾坤,吾心实中怀之在抱;元后即帝王之天子,苍生乃百姓之黎元

    宇宙:犹言天地。乾坤:天地的代称。中怀:内心。在抱:谓存于心中。抱,指怀抱。元后:指君主。苍生:旧指百姓。黎元:犹言众百姓。 旧时讽刺叠床架屋的八股文滥调。语出清.梁章钜《制义丛话》卷二四:“四书文

  • 穆如清风

    《诗经.大雅.烝民》:“吉甫作诵,穆如清风。”穆:美。意谓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。也用于形容人的气度柔和清朗。梁.裴子野《丹阳尹湘东王善政碑》:“德政宽明,化先仁惠,不严之治,穆如清风。”主谓 穆,美。形

  • 易如翻掌

    同“易如反掌”。元关汉卿《五侯宴》三折:“某领大势雄兵,军行策应,擒拿王彦章易如翻掌。”见“易如反掌”。《醒世恒言》卷20:“倘得侥幸连科及第,那时救父报仇,岂不~!”【词语易如翻掌】  成语:易如翻

  • 楚玉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指楚国宝玉和氏璧。亦用以比喻才能、才华。明叶宪祖《鸾鎞记.摧落》:“姓字难教题甲榜,声名甚日满皇都?空怀楚玉,浪泣鲛珠。”【词语楚玉】   汉语大词典:楚玉

  • 蚊睫螟

    源见“鹪巢蚊睫”。指极细小的事物。宋梅尧臣《次韵笑黄介夫》:“三军用貔虎,不较蚊睫螟。”

  • 秦塞重关

    源见“百二山河”。指秦地的要塞险关。唐骆宾王《上吏部侍郎帝京篇》诗:“秦塞重关一百二,汉家离宫三十六。”

  • 步光之剑

    《史记.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,甲二十领,鈌屈卢之矛,步光之剑,以贺军吏。”汉.袁康《越绝书.越绝外传记吴王占梦》:“越王抚步光之剑,杖屈庐之弓,瞋目谓范蠡曰:‘子何不早图之乎!’”“

  • 钓鳌客

    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又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.狂谲》:“王严光颇有文才而性卓诡,既无所达,自称‘钓鳌客’,巡历郡县,求麻铁之资,云造钓具。”后蜀何光远《鉴诫录.钓巨鳌》:“会昌四年,李相公 绅节镇淮南日……

  • 长安远于日

    同“长安远”。南朝 陈徐陵《报尹义尚书》:“晋君之说,长安远于日;扬雄之言,交州在于天际。”

  • 强记洽闻

    见“博闻强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