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高阳酒徒

高阳酒徒

指郦食其(lìyìjì丽义基)自称是高阳(今河南杞县西南)喜欢喝酒之人。后以此典比喻喜欢饮酒而豪放之人。郦食其,陈留(今河南开封东南)高阳人,喜欢读书,家里贫穷,曾经做过里监门吏(协助里正管理治安之小吏),当地有名望有权势之豪强都不敢使用他,县中人都称他为“狂士”。秦末农民起义,刘邦带兵经过陈留,郦食其到军营门前送上名片说:“高阳卑贱百姓郦食其,私下听到沛公日晒夜露,率领军队帮助楚王讨伐不义,请烦劳随从,希望能见到沛公,陈述谋画天下应办之事。”使者入内通报,沛公刘邦正在洗脚,问使者道:“什么样人?”使者回答道:“形貌像个大儒生,穿着儒生之衣服,戴着高山帽。”沛公说:“替我向他道歉,说我正以夺取天下为事业、没有闲暇会见儒人。”使者出来道歉说:“沛公感谢先生,现在正以夺取天下为事业,没有闲暇会见儒生。”郦食其瞪着眼睛按着剑呵叱使者道:“快走!再进去告诉沛公,我是高阳之酒徒,不是读书人。”使者恐惧,掉下了名片,跪着拾起名片往回跑,再入内通报说:“客人是天下之壮士,呵叱我,我惊慌,竟掉下了名片。他说:快走!再进去讲,你老子是高阳酒徒。”沛公立即揩干脚扶杖着矛说:“请客人进来!”后来,郦食其在刘邦帐下出谋画策,立了许多功劳,被封为广野君。此典又作“高阳一酒徒”、“踞床洗”、“高阳入谒”、“高阳郦生”、“使酒高阳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97《郦生陆贾列传》2704页:“沛公引兵过陈留,郦生踵(zhōng中,到)军门上谒(yē业,名片)曰:‘高阳贱民郦食其,窃闻沛公暴露,将兵助楚讨不义,敬劳从者,愿得望见,口画天下便事。’使者入通,沛公方洗,问使者曰:‘何如人也?’使者对曰:‘状貌类大儒,衣儒衣,冠侧注(儒冠,一名高山冠。秦时为近臣谒者冠)。’沛公曰:‘为我谢之,言我方以天下为事,未暇见儒人也。’使者出谢曰:‘沛公敬谢先生,方以天下为事,未暇见儒人也。’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:‘走,复入言沛公,吾高阳酒徒也,非儒人也。’使者惧而失谒,跪拾谒,还走,复入报曰:‘客,天下壮士也,叱臣,臣恐,至失谒。曰:走!复入言,而公高阳酒徒也。’沛公遽(jù拒,立即)雪(揩拭)足杖矛曰:‘延客入!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高适《田家春望》:“可叹无知己,高阳一酒徒。” 宋·辛弃疾《沁园春·城中诸公载酒入山》:“更高阳入谒,都称齑臼;杜康初筮,正得云雷。” 宋·黄庭坚《次韵郭明叔长歌》:“何如高阳郦生醉落魄,长揖辍洗惊龙颜。” 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3折:“你醒也波高阳哎酒徒,担着这两篮白菜,你可觅了他几贯的青蚨。” 明·汤显祖《南柯梦记》:“人生只合醉扬州,惯使酒的高阳吾至友。”


偏正 高阳,古地名,在今河南杞县西南。秦末郦食其即此乡人,对刘邦自称“高阳酒徒”。后泛指好饮酒而放荡不羁的人。语出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郦生瞋目按剑叱使者曰:‘走! 复入言沛公,吾高阳酒徒也,非儒人也。’”△贬义。常用描写狂放不羁性格。→高阳公子 高阳狂客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郦生列传》:“沛公至高阳传舍,使人召郦生。郦生至,入谒,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,而见郦生。郦生入,则长揖不拜。”“沛公引兵过陈留,郦生踵军门上谒曰:‘高阳贱民郦食其(yiji),窃闻沛公暴露,将兵助楚讨不义,敬劳从者,愿得望见,口画天下便事。’使者入通,沛公方洗,问使者曰:‘何如人也?’使者对曰:‘状貌类大儒,衣儒衣,冠侧注。’沛公曰:‘为我谢之,言我方以天下为事,未暇见儒人也。’使者出谢曰:‘沛公敬谢先生,方以天下为事, 未暇见儒人也。’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:‘走! 复入言沛公,吾高阳酒徒也! 非儒人也。’使者惧而失谒,跪拾谒,还走,复入报曰:‘客天下壮士也,叱臣,臣恐,至失谒。曰:“走! 复入言,而公高阳酒徒也!”’沛公遽雪足杖矛曰:‘延客人!’”

【今译】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,沛公刘邦起兵反秦,带兵经过陈留。郦食其到军门求见,递上名片,说:“高阳贱民郦食其,闻知沛公冲风冒雨,率兵助楚讨伐不义之秦,希望能接见我,让我向他谈谈天下事。”侍者去报告,刘邦正使两女子为他洗脚,问侍者:“是个什么人?”侍者说:“像个大儒,穿戴都是儒者的装束。”刘邦说:“替我谢谢吧。就说我正在争夺天下,没空见儒者。”侍者出去说了一遍。郦食其瞪起眼按着剑怒斥侍者说:“快去! 再告诉沛公,我是个高阳酒徒! 不是什么儒者!”侍者吓了一跳,连名片都掉了,连忙拾起名片又跑进去报告:“来客是位壮士,叱责我,我吓得连名片都掉了。他说:‘去! 再去报告,你老子是高阳酒徒!’”刘邦立刻停止洗脚,光脚持矛命令:“快请客人进来!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好饮酒而豪放的人。

【典形】 高阳酒徒、高阳郦生、高阳入谒、踞床洗、两女辍洗、使酒高阳、酒徒高阳、高阳徒。

【示例】

〔高阳酒徒〕 唐·高适《田家春望》:“可叹无知己,高阳一酒徒。”

〔高阳郦生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郭明叔长歌》:“何如高阳郦生醉落魄,长揖辍洗惊龙颜。”

〔高阳入谒〕 宋·辛弃疾《沁园春·城中诸公载酒入山》:“更高阳入谒,都称齑臼; 杜康初筮,正得云雷。”

〔踞床洗〕 宋·苏轼《安期生》:“难堪踞床洗,宁挹扛鼎雄。”

〔两女辍洗〕 唐·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入门不拜聘雄辩,两女辍洗来趋风。”

〔使酒高阳〕 明·汤显祖《南柯梦记》:“人生只合醉扬州,惯使酒的高阳吾至友。”


【词语高阳酒徒】  成语:高阳酒徒汉语词典:高阳酒徒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钳吉网

    罗:罗希奭(shì是);吉:吉温。钳:古代的一种刑具。网:捕捉动物的用具。比喻酷吏使用毒刑制造冤狱。出自唐罗希奭和吉温的事迹。罗希奭(?-755年),原籍杭州(今浙江杭州),后徙家洛阳(今河南洛阳)。

  • 悬门抉目

    源见“伍胥抉目”。指烈士殉国。柳亚子《痛哭》诗之八:“从此中原涂炭矣,悬门抉目我何心!”并列 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载:春秋时,吴王夫差听信谗言,不听吴国大夫伍员的忠告——拒绝越国求和,反而赐剑命其自杀

  • 娘子军

    由妇女统率的军队,后又专指由妇女组成的军队。出自唐平阳公主事迹。平阳公主,为唐高祖李渊第三女,嫁与柴绍。隋朝末年,李渊起兵反隋时,平阳公主与柴绍尚在长安。后柴绍应召奔赴太原。平阳公主便于鄂(hù户)县

  • 一席之地

    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。出自唐杨贵妃的事迹。杨贵妃(717-755年)名玉环,蒲州永乐(今山西芮城)人,开元二十四年入宫,天宝初被封为贵妃,深受唐玄宗宠幸。天宝九载(750年),因事触怒玄宗,被送至宫外。

  • 求舍问田

    同“求田问舍”。宋陈师道《答颜生见寄》诗:“求舍问田真得计,临流据石有馀清。”

  • 座惊称字孟

    源见“陈惊座”。形容人负盛名,受人仰慕。隋柳庄《刘生》诗:“座惊称字孟,豪雄道姓刘。”

  • 永和

    源见“兰亭会”。代指王羲之等山阴 兰亭会。因其举行于东晋 永和九年,故称。唐刘言史《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》诗:“为报会稽亭上客,永和应不胜元和。”

  • 兼葭秋水

    源见“蒹葭伊人”。兼,同“蒹”。喻思慕的人。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四回:“兼葭秋水,相失交臂,我劳如何?”并列 兼,同“蒹”。芦苇傍水而生长。比喻对所敬慕人的思念。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4回:“~,相

  • 雄虺

    《楚辞.招魂》:“雄虺九首,往来倏忽,吞人以益其心些。”王逸注:“言复有雄虺,一身九头,往来奄忽,常喜吞人魂魄,以益其贼害之心也。”因以喻指大奸佞。唐韩愈《永贞行》:“雄虺毒螫堕股肱,食中置药肝心崩。

  • 雪泥鸿迹

    同“鸿爪雪泥”。清 冯珍《摸鱼子.寄戴受兹》词:“去年曾寄深宵语,也算雪泥鸿迹。”见“雪泥鸿爪”。清·冯珍《摸鱼子·寄戴受兹》:“去年曾记深宵语,也算~。”【词语雪泥鸿迹】  成语:雪泥鸿迹汉语大词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