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风云之会

风云之会

班固在《汉书·叙传》中说:历史上商鞅辅佐秦孝公兴起霸业,李斯帮助秦始皇创建秦朝,君臣遇合,如风云相生。后以“风云之会”“风云际会”等为典,咏贤才之士幸遇明王,遭逢时会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100上《叙传上》4227页:“及至从人合之,衡人散之,亡命漂说,羁旅骋辞,商鞅挟三术以钴孝公,李斯奋时务而要始皇,彼皆蹑风云之会,履颠沛之势。”

【例句】:

三国·吴质《答魏太子笺》;“臣幸得下愚之才,值风云之会。” 晋·陆机《塘上行》:“被蒙风云会,移居华池边。“ 唐·秦韬玉《仙掌》:“为余势负天工背,索取风云际会身。” 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赵莹传》:“史臣曰:……赵莹际会风云,优游藩辅,虽易篑于绝域,终归枢于故国,盖仁之行通于遐迩故也。” 金·耶律楚材《次云卿兄赠》:“风云际会千年少,天地恩私四海均。” 元·揭傒斯《与尚书石丞相书》:“一旦风云会,加之百官之上,立于庙堂之内。以数尺之身,任天下之责;方寸之心,关天下之虑。” 明·汤式《一枝花·旅中自遣》:“有一日际会风云得凭验,那时节威仪可瞻。”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15:“又不见单父吕公善择婿,一事樊侯一刘季?风云际会十年间,樊作诸侯刘作帝。”


【词语风云之会】  成语:风云之会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语同

    源见“三语掾”。谓老 庄之学与儒教无异。唐宋之问《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》诗:“学奥九流异,机玄三语同。”

  • 赤帝

    同“赤帝子”。《汉书.王莽传上》:“赤帝 汉氏 高皇帝之灵,承天命,传国金策之书,予甚祗畏。”唐鲍溶《沛中怀古》诗:“烟芜歌风台,此是赤帝乡。”【词语赤帝】   汉语大词典:赤帝

  • 河女之章

    汉代人哀孝女曹娥所作之歌。《晋书.夏统传》:“孝女曹娥年甫十四,贞顺之德过越梁宋。其父堕江不得尸,娥仰天哀号,中流悲叹,便投水而死,父子丧尸后乃俱出。国人哀其孝义,为歌《河女之章》。”【词语河女之章】

  • 纫兰

    同“纫兰结佩”。周实《哭洗酲》诗:“纫兰搴杜更多情,年年佳偶求云英。”【词语纫兰】   汉语大词典:纫兰

  • 啮臂盟

    《史记.吴起列传》:“其少时,家累千金,游仕不遂,遂破其家。乡党笑之,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,而东出卫郭门,与其母诀,啮臂而盟曰:‘起不为卿相,不复入卫!’”战国时,卫人吴起早年求仕不得其志,家产荡,

  • 不托

    即“餺饦”,犹今之拉面。晋时称汤饼,唐时称“不托”。《新五代史.李茂贞传》:“朕与六宫皆一日食粥,一日食不托。”宋代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汤饼唐人谓之不托,今俗谓之馎饦矣。”宋代程大昌《演繁露.不托

  • 牧竖亡羊

    源见“臧穀亡羊”。喻尽行亡失。元尹廷高《会稽古陵》诗:“牧竖亡羊千古恨,九疑山下一沾衣。”

  • 披草

    晋.袁宏《三国名臣颂》:“公瑾英达,朗心独见。披草求君,定交一面。……”古人结草为衣,本指田夫。后泛指在野未出仕的人。披草是指未出仕之平民,或称邻人常用为咏田园隐居之典。晋.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:“……

  • 生菩萨

    活菩萨,借以比喻年轻美貌的妇女。宋代王谠《唐语林》:“裴谈崇奉释氏,妻悍妬,谈畏如严君。尝谓:‘妻有可畏者三:少妙之时,视之如生菩萨,安有人不畏生菩萨?及儿女满前,视之如九子母,安有人不畏九子母?至五

  • 粉爹

    同“粉父”。宋周密《浩然斋雅谈》卷上:“又指王师约之父克臣为粉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