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雀入大水为蛤

雀入大水为蛤

大水:指海洋。蛤( ㄍㄜˊ gé ):即蛤蜊。一种带贝壳的软体动物,生活在浅海泥沙中,可供食用。 这是古人一种不科学的传说。比喻事物随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。语出《礼记.月令》:“季秋之月,鸿雁来宾,雀入大水为蛤。”孔颖达疏:“大水,海也。按《国语》云:‘雀入于海为蛤’。故知大水是海也。”明.张岱《大易用序》:“雉入大水为蜃,雀入大水为蛤,燕与蟹入山溪而为石,变飞动而为潜植,此不善变者也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三七回:“不然,七十二候,纵说万类不齐,那礼家记事者,何以就敢毅然断为雀入大水为蛤哉!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窥园无暇

    源见“目不窥园”。借指集中精力读书。宋郭应祥《好事近.二月十日作》词:“春事日相催,红尽浅桃深杏。可惜窥园无暇,任绿苔封径。”

  • 床下蚁

    同“床前牛蚁”。宋苏轼《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》:“病客巧闻床下蚁,痴人强觑棘端猴。”

  • 穿杨百步

    同“百步穿杨”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能武的穿杨百步,用不着时,几杆箭,煮不熟饭锅。”

  • 鲍叔

    源见“管鲍交”。指知己好友。唐杜甫《送率府程录事还乡》诗:“千载得鲍叔,未契有所及。”【词语鲍叔】   汉语大词典:鲍叔

  • 咸阳一炬

    指项羽领兵西进秦都咸阳(今陕西咸阳市东北),放火焚烧秦朝之宫室。后以此典形容兵入敌国,火烧敌都。公元前206年,刘邦率兵攻入秦都咸阳,又还军霸上(今陕西西安市东)。居住几天,项羽领兵西进,洗劫咸阳,杀

  • 褎如充耳

    褎( ㄧㄡˋ yòu 又)盛服的样子。充耳:塞耳不闻。意思是指人的服饰出众,却无德行可以称颂。《诗.邶风.旄丘》:“叔兮伯兮,褎如充耳。”并列 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。语出《诗经·邶风·旄丘》:“

  • 祝尧龄

    源见“华封三祝”。古时祝贺帝王寿诞的歌曲。宋周密《武林旧事.圣节》:“第一盏宣视盏,送御酒,歌板色,唱《祝尧龄》,赐百官酒。”【词语祝尧龄】   汉语大词典:祝尧龄

  • 帷毂

    《后汉书.舆服志上》:“近小使车,兰舆赤毂,白盖赤帷,从驺骑四十人。此谓追捕考案,有所敕取者之所乘也。”后以“帷毂”为受命为方镇之典。明李日华《西厢记.白马起兵》:“帷毂登坛,权旌驻节。”【词语帷毂】

  • 裈虱

    源见“虱处裈”。后比喻虚伪、迂腐、守礼求荣而局促难安的“正人君子”。金元好问《放言》诗:“井蛙奚足论,裈虱良足羞。”【词语裈虱】   汉语大词典:裈虱

  • 羽扇扬风

    源见“奉扬仁风”。谓地方官吏行使德政。唐钱起《奉和宣城张太守南亭秋夕怀友》诗:“羽扇扬风暇,瑶琴怅别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