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采菽

采菽

《诗.小雅.小宛》:“中原有菽,庶民采之。”郑玄笺:“藿生原中,非有主也,以喻王位无常家也,勤于德者则得之。”后因以“采菽”比喻夺取政权。《新唐书.苏源明传》:“及史思明陷洛阳,有诏幸东京,将亲征。源明因上疏极谏曰:‘……方今河洛驿骚,江湖叛换,《诗》曰:中原有菽,庶民采之。彼思明、楚元,皆采菽之人也。陛下何遽轻万乘而速成之邪?’”


【词语采菽】   汉语词典:采菽

猜你喜欢

  • 士行折翼

    同“陶侃折翼”。士行,陶侃字。柳亚子《次韵答沫若》:“九天阊阖排云开,士行折翼登三台。”

  • 羲娥

    源见“羲和”、“嫦娥奔月”。神话传说中日御羲和与月神嫦娥的并称,代指日月。唐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孔子西行不到秦,掎摭星宿遗羲 娥。”清姚鼐《答王生》诗:“尘霾苟不兴,万里曜羲 娥。”亦借指岁月或昼夜。宋

  • 勇虫

    源见“螳臂挡车”。指螳螂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广譬》:“是以晋文回轮于勇虫而壮士云赴,勾践曲躬于怒蛙而戎卒轻死。”【词语勇虫】   汉语大词典:勇虫

  • 微禹叹

    《左传.昭公元年》:“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,馆于雒汭。刘子曰:‘美哉禹功,明德远矣。微禹,吾其鱼乎!吾与子弁冕端委,以治民临诸侯,禹之力也。子盍亦远绩禹功,而大庇民乎?’”后因以“微禹叹”为称颂帝王

  • 太阿倒持

    《汉书.梅福传》:“至秦则不然,张诽谤之罔,以为汉殴除,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。”泰阿,同“太阿”,宝剑。后以“太阿倒持”比喻授人权柄,自受其害。宋秦观《李训论》:“自德宗惩北军之变,以左右神策、天威等军

  • 邓林杖

    源见“夸父逐日”。泛指树林。景耀月《述怀》诗之一:“力士驱日月,迟此邓林杖。”

  • 豹隐雾

    同“豹隐南山雾”。元项炯《感秋》诗之五:“狂奴豹隐雾,故人龙在天。”

  • 杀身成仁

    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成:成全;仁:相亲、仁爱。仁爱德是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。“杀身成仁”,意谓为了成全仁德,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。后指为维护正义事业而不惜牺牲。闻一

  • 麈尾清谈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容止》:“王夷甫(衍)容貌整丽,妙于谈玄,恒捉白玉柄麈尾,与手都无分别。”后以“麈尾清谈”指高雅谈论,多为空谈哲理。宋陆游《南堂杂兴》诗之四:“未忘麈尾清谈兴,常读蝇头细字书

  • 为云为雨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男女欢爱。唐唐彦谦《牡丹》诗:“为云为雨徒虚语,倾国倾城不在人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九:“此时正作阳台梦,还是为云为雨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