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郑虔三绝

郑虔三绝

郑虔:人名。绝:极、最、独特。称赞郑虔在山水画、书法和诗三方面都具有极高造诣。后来用以称赞擅长绘画、书法、诗词的人。又作“郑三绝”、“三绝郑”。出自郑虔事迹。郑虔,郑州荥阳(今河南荥阳)人。天宝初曾任协律郎,不久以私撰国史罪被免职。后为广文馆博士。他善绘画,精通书法和诗,曾自写诗画献给玄宗,玄宗在其上亲笔署了“郑虔三绝”四字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202《文艺中·郑虔传》5766页:“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,帝大署其尾曰:‘郑虔三绝。’迁著作郎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》:“郑虔三绝君有二,笔势挽回三百年。” 宋·陈师道《次韵德麟吴越山水》:“试写孤竹君,名成三绝郑。” 清·唐孙华《挽王随庵先生》:“才名共拟郑三绝,翰林争夸顾八分。”


【典源】 唐·李绰 《尚书故实》:“ (郑广文) 自写所制诗并画,同为一卷,封进玄宗,御笔书其尾曰:‘郑虔三绝’。”《新唐书·文艺传·郑虔传》:“ (郑) 虔善图山水,好书,……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,帝大署其尾曰:‘郑虔三绝’。”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卷九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唐代郑虔善于画山水,书法也很好,又喜欢吟诗,曾经在画上自写其诗进献玄宗,玄宗在画尾题:“郑虔三绝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誉人擅长诗词、书法、绘画; 或擅长其中之一两种。

【典形】 三绝、三绝郑、郑虔三绝、郑三绝。

【示例】

〔三绝〕 清·黄景仁《题李牧堂青岩图》:“才名此日兼三绝,笔墨他年护百灵。”

〔三绝郑〕 宋·陈师道《次韵德麟吴越山水》:“试写孤竹君,名成三绝郑。”

〔郑虔三绝〕 宋·苏试《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》:“郑虔三绝君有二,笔势挽回三百年。”

〔郑三绝〕 清·唐孙华《挽王随庵先生》:“才名共拟郑三绝,翰札争夸顾八分。”


【词语郑虔三绝】  成语:郑虔三绝汉语词典:郑虔三绝

猜你喜欢

  • 挂衣冠

    源见“挂冠”。指辞官。宋刘克庄《最高楼》词:“辛亥后,六请挂衣冠。”【词语挂衣冠】   汉语大词典:挂衣冠

  • 饥用饱扬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吕布传》:“登不为动容,徐喻之曰:‘登见曹公言:“待将军譬如养虎,当饱其肉,不饱则将噬人。”公曰:“不如卿言也。譬如养鹰,饥则为用,饱则扬去。”其言如此。’布意乃解。”三国时陈珪说布联

  • 蛇珠

    源见“隋侯之珠”。珍珠。比喻卓越的才华。唐刘禹锡《送周鲁儒赴举诗》:“自握蛇珠辞白屋,欲凭鸡卜谒金门。”【词语蛇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蛇珠

  • 仁风扇动

    源见“奉扬仁风”。称扬地方官吏行使德政。宋柳永《永遇乐》词:“吴王旧国,今古江山秀异,人烟繁富。甘雨车行,仁风扇动,雅称安黎庶。”

  • 单衣适至骭

    源见“宁戚饭牛”。写贤才未遇,生活贫困。金元好问《麦叹》诗:“单衣适至骭,一剑又蒯缑。”

  • 耕莘

    《孟子.万章上》载:相传伊尹未遇汤时耕于莘野,隐居乐道。后用为贤士在野的典实。宋魏了翁《送从子令宪西归》诗:“须知陋巷忧中乐,又识耕莘乐处忧。”【词语耕莘】   汉语大词典:耕莘

  • 秦堇勇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年》:“晋恂偃、士匄请伐偪阳,而封宋向戍焉。荀瑩曰:‘城小而固,胜之不武,弗胜为笑。’固请。丙寅,围之,弗克。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。……主人县布,堇父登之,及堞而绝之。队则又县之,苏而

  • 董相帷

    同“董生帷”。董仲舒曾拜江都相,因称“董相”。清陈维崧《贺新郎.呈毛子公阮》词:“不是郡楼吾懒上,怕重经董相帷前走。”【词语董相帷】   汉语大词典:董相帷

  • 褰帷露冕

    《后汉书.郭贺传》载:郭贺为荆州刺史,治有殊政。明帝到南阳巡狩,赐以三公之服,并敕其巡视部属时,“去襜帷,使百姓见其容服”,以彰有德,而示荣宠。后遂以“褰帷露冕”为帝王对有政绩官吏的恩宠之典。唐王维《

  • 蒸饼十字

    晋代何曾讲究饮食,蒸饼上不裂开作十字形则不食。《晋书.何曾传》:“厨膳滋味,过于王者。每燕见,不食太官所设,帝辄命取其食。蒸饼上不拆作十字不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