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邹缨齐紫

邹缨齐紫

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邹君好服长缨(此指系在颔下的长帽带),左右皆服长缨,缨甚贵。邹君患之,问左右。左右曰:‘君好服,百姓亦多服,是以贵。’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,国中皆不服长缨。”

又“齐桓公好紫服,一国尽服紫。五素不得一紫。桓公患之,……管仲曰:‘君欲止之,何不试勿衣紫也?谓左右曰:吾甚恶紫之臭(气味)。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,公必曰:少却,吾恶紫臭。’公曰:‘诺。’于是日,郎中(郎,即古廊字,此指宫中)莫衣紫,其明日,国中莫衣紫,三三,境内莫衣紫也。”

韩非在这里记述了两个上行下效的小故事:第一个说的是,邹国的国君喜欢佩戴长帽带,周围的人都跟着学,帽带一下子贵起来。邹君问明情况后,把帽带割断了,城中的人看到后,于是都不再戴长帽带了。第二个说的是,齐桓公好穿紫衣服,满城的人都跟上效仿。桓公感到很讨厌,就按管仲的办法去做,首先自己脱下紫衣,见了穿紫衣的就说,我最讨厌紫服的气味。果然三天后境内连一个穿紫衣的也没有了。后因以“邹缨齐紫”比喻上行下效。

南史.儒林传论》:“语云:‘上好之,下必有甚焉者。’是以邹缨齐紫,且以移俗。”这里把“邹缨齐紫”连为一体,其语即本源于上述韩非文。


并列 比喻上行下效。语本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齐桓公好服紫,一国尽服紫,当是时也,五素不得一紫,桓公患之……管仲曰:‘君欲止之,何不试勿衣紫也?’谓左右曰:‘吾甚恶紫之臭。’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,公必曰:‘少却,吾恶紫臭。’公曰:‘诺。’于是日郎中莫衣紫,其明日国中莫衣紫,三日境内莫衣紫也。邹君好服长缨,左右皆服长缨,缨甚贵。邹君患之,问左右,左右曰:‘君好服,百姓亦多服,是以贵。’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,国中皆不服长缨。”《南史·儒林传论》:“语云‘上好之,下必有甚焉者。’是以~,且以移俗。”△多用于描写行为方面。


【词语邹缨齐紫】  成语:邹缨齐紫汉语词典:邹缨齐紫

猜你喜欢

  • 桂旗

    《楚辞.九歌.山鬼》:“乘赤豹兮从文狸,辛夷车兮结桂旗。”王逸注:“结桂与辛夷以为车旗,言其香洁也。”后因以“桂旗”指神祇车上所树之旗。三国 魏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左倚采旄,右荫桂旗。”【词语桂旗】  

  • 画饼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卢毓传》:“时举中书郎,诏曰:‘得其人否,在卢生耳。选举莫取有名,名如坐地画饼,不可啖也。’”又《续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“行瑛禅师”:“谈玄说妙,譬如画饼充饥。”画地作饼,不可以食。后因

  • 清樽十日留

    源见“平原十日饮”。谓朋友连日欢聚。清顾炎武《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》诗:“何期绝塞千山外,幸有清樽十日留。”

  • 席珍

    同“席上珍”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原道》:“木铎起而千里应,席珍流而万世响。”唐杜甫《赠王侍御》诗:“出入并鞍马,光辉参席珍。”【词语席珍】   汉语大词典:席珍

  • 陈鱼

    《左传.隐公五年》:“公将如棠观鱼者。臧僖伯谏曰:‘凡物不足以讲大事,其材不足以备器用,则君不举焉。……’公曰:‘吾将略地焉。’遂往,陈鱼而观之。僖伯称疾,不从。书曰:‘公矢鱼于棠’,非礼也,且言远地

  • 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

    风骚:《诗经》中国风和《楚辞》中《离骚》的合称。后借指诗坛。 每个朝代都有其杰出的代表人物,领导诗坛达几百年之久。 后泛指各项事业的发展,都有其代表人物,从中发挥主导作用。语出清.赵翼《论诗绝句》

  • 愈风

    同“愈头风”。清方文《赠宋份臣》诗:“蹈海曾编德祐史,愈风不草建安文。”【词语愈风】   汉语大词典:愈风

  • 枕流漱石

    同“枕石漱流”。元耶律楚材《和移刺继先韵》之一:“枕流漱石轻轩车,吟烟啸月甘藜藿。”见“枕石漱流”。语出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孙子荆年少时欲隐,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,误曰漱石枕流。王曰:‘

  • 狗口无象牙

    见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”。

  • 穷态极妍

    见“尽态极妍”。【词语穷态极妍】  成语:穷态极妍汉语大词典:穷态极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