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逐金丸

逐金丸

旧题 汉.刘歆《西京杂记》卷四:“韩嫣(西汉时人,字王孙,善骑射,为武帝时佞臣,官至上大夫,后因罪赐死)好弹,常以金为丸,所失者日有十馀,长安为之语曰:‘苦饥寒,逐金丸。’京师儿童,每闻嫣出弹(弹,此指引弓发丸,射击远处目标的游戏活动),辄随之;望丸之所落,辄拾焉。”

韩嫣豪富,用金做成弹丸击物,京城的儿童常跟随追逐拾取,故长安俚语有“逐金丸”之说。后因以“逐金丸”、“金弹”用为穷奢极欲的典故。

唐.李商隐《富平侯》诗:“七国(此喻指藩镇)三边(战国时燕、赵、秦三国北临匈奴;又幽、并、凉三州也称三边)未到忧(说未到忧,是含蓄曲说,实是有忧而不知忧,则似乎忧未到也),十三身袭富平侯(十三,影射用《孔子家语》周成王年十有三而嗣立的事;汉.张安世封富平侯,此亦影射)。不收金弹抛林外,却惜银床(《乐府》诗《淮南王》篇:后园凿井银作床。银床,指辘轳架)在井头。”“不收金弹”句即用其事,十分恰当地讽刺了当时贵族官僚不思国家忧患,却一味声色狗马,极尽奢侈的腐败气质。明.顾清《书所见》诗:“游人不是金丸客,说与流莺莫乱飞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探骊

    同“探骊珠”。后蜀何光远《鉴诫录.四公会》:“白公览诗曰:‘四人探骊,吾子先获其珠,所余鳞甲何用?’三公于是罢唱。”【词语探骊】   汉语大词典:探骊

  • 唇齿相依

    比喻关系密切,相互依存。鲍勋(?一226年),字叔业,泰山平阳(今山东泰安一带)人。初从曹操为中庶子,及曹丕即位,先后任侍中、御史中丞,以直言极谏被杀。文帝曹丕六年,(225年),曹丕想征伐东吴,和群

  • 新亭举目

    源见“新亭对泣”。指愁望破碎山河。唐杜甫《十二月一日》诗之二:“新亭举目风景切,茂林著书消渴长。”元 赵孟?《和姚子敬秋怀》之五:“新亭举目河山异,故国神伤梦寐俱。”

  • 获陇望蜀

    同“得陇望蜀”。梁启超《论民族竞争之大势》:“其奈得寸入尺,获陇望蜀者,既眈眈相逼乎前,而政府之慑狐威者,今日许以寸,明日予以尺;民间之贪蝇利者,甲也导诸陇,乙也导诸蜀。”见“得陇望蜀”。梁启超《论民

  • 柱头老鹤

    源见“辽东鹤”。指仙鹤。元谢应芳《暮春陪周明府顾将军祠下看碑》诗:“柱头老鹤作人语,道旁驯雉随车驻。”

  • 宝斧

    源见“玉斧修月”。指传说中修月之斧。明唐寅《观鳌山》诗之二:“金吾不禁夜三更,宝斧修成月倍明。”

  • 北斗以南

    同“北斗以南一人”。宋秦观《和东坡》:“不将俗物碍天真,北斗以南能几人?”

  • 徐甲复生

    晋.葛洪《神仙传.老子》载,传说有徐甲者,自幼为老子佣工,至老子出关时,计欠徐甲佣资七百二十万钱。甲乃诉之关令尹喜,得喜转告后,老子谓甲曰:“汝久应死,是吾以《太玄清生符》与汝,始能至今日。原计至安息

  • 畜鸡供老母

    源见“林宗过茅”。指孝养父母。清方文《赠白孟新仲调移居》诗之二:“畜鸡供老母,画粥度荒年。”

  • 尧眉八彩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八十引《春秋合诚图》:“(尧母庆都生尧前)有赤龙负图出。庆都读之:赤受天运。下有图,人衣赤光面,八彩须鬓,长七尺二寸,兑上丰下,足履翼翼。署曰:赤帝起,诚天下宝。奄然阴风雨,赤龙与庆都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