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退笔冢

退笔冢

张怀瓘书断.僧智永》载:僧智永“住吴兴永欣寺,积年学书,后有秃笔头十瓮,每瓮皆数石……后取笔头瘗之,号为‘退笔冢’。”退笔,用旧的秃笔。后因以“退笔冢”为积年勤学苦练书法之典。清钱谦益《代书砚答》诗:“退笔冢中悲力尽,短檠墙角叹交疏。”


【典源】 唐·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“右军孙智永禅师,……往住吴兴永福寺,秋年学书,秃笔头十瓮,每瓮皆数石。人来觅书,并请题头者如市,……后取笔头瘗 (yi) 之,号为退笔冢,自制铭志。”唐·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中:“长沙僧怀素好草书,自言得草圣三昧。弃笔堆积,埋于山下,号曰笔冢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 (曾任右军将军,人称王右军) 之孙智永禅师,住在吴兴永福寺,长年苦练书法。有秃笔头十瓮,每瓮都有几石,后来将笔头埋葬成坟,称为退笔冢。唐代僧人怀素,也是有名的书法家,擅长草书,用坏的笔堆积起来,埋在山下,称为笔冢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练习书法勤奋刻苦。

【典形】 败笔成丘、笔为坟、笔无冢、笔冢、埋退笔、退笔如山、退笔冢、白毫秃似冢、败笔如山丘、秃笔作冢、笔冢退尽。

【示例】

〔败笔成丘〕 金·元好问《洛阳卫良臣以星图见贶》:“败笔成丘死不神,侯门书卷欲谁亲。”

〔笔为坟〕 明·袁宏道《黄昭质宪使得铜雀败瓦》:“池波为墨笔为坟,争似卿家老右军。”

〔笔无冢〕 宋·苏轼《戏书》:“洗墨无池笔无冢,聊尔作戏悦我神。”

〔笔冢〕 元·汤式《一枝花·赠草圣》:“可知道笔冢累累墨作池,名重京畿。”

〔埋退笔〕 清·钱谦益《将抵德州遣问卢德水》:“窗下草深埋退笔,床头花尽卧空瓶。”

〔退笔如山〕 宋·苏轼《柳氏二外甥求笔迹》之一:“退笔如山未足珍,读书万卷始通神。”

〔退笔冢〕 清·钱谦益《代书砚答》:“退笔冢中悲力尽,短檠墙角叹交疏。”


【词语退笔冢】   汉语词典:退笔冢

猜你喜欢

  • 苌弘化碧

    《庆子.外物》:“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,而忠未必信(信任)。故伍员流于江(指吴王将他的尸体沉入江中);苌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为碧。”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。刘氏与晋范氏世代通婚姻

  • 九五龙飞

    《易经.乾卦》“九五,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”唐.孔颖达《疏》:“言九五阳气盛于天,故云飞龙在天,此自然之象,犹若圣人有龙德,飞腾而居天位。”乾卦九五,术数家认为是人君的象征。后因以“九五之位”、“九五

  • 飞箭无全目

    《文选.鲍照〈拟古诗〉之一》“惊雀无全目”李善注引《帝王世纪》:“帝羿有穷氏与吴贺北游,贺使羿射雀。羿曰:‘生之乎?杀之乎?’贺曰:‘射其左目。’羿引弓射之,误中右目,羿抑首而愧,终身不忘。故羿之善射

  • 青白其眼

    同“青白眼”。唐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青白其眼,瞢而前行,亦何异抗庄公之轮,怒螳螂之臂。”

  • 黄鹄

    源见“陶婴”。表示妇女的守节不嫁。清陈维崧《麦秀两岐.为周贞女题词》词:“既许驱金犊,便合歌《黄鹄》。”【词语黄鹄】   汉语大词典:黄鹄

  • 冒刃卫姑

    《新唐书.列女传.郑义宗妻卢》:“郑义宗妻卢者,范阳士族也。涉书史,事舅姑恭顺。夜有盗持兵劫其家,人皆匿窜,惟姑不能去,卢冒刃立姑侧,为贼捽捶几死。贼去,人问何为不惧,答曰:‘人所以异鸟兽者,以其有仁

  • 出华胥

    源见“华胥梦”。谓梦醒。宋王安石《书定林院窗》诗之一:“竹鸡呼我出华胥,起灭篝灯拥燎炉。”元王国器《踏莎行.破窗风雨》词:“林鸠呼我出华胥,恍然枕石听流水。”

  • 置诸高阁

    同“置之高阁”。廖仲恺《作事必须有恒心》:“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,太没意趣,所以不甚当心,遂置诸高阁。”见“束之高阁”。郭沫若《万引》:“我没钱买书,难道别人有书尽可以~,我也不能取阅吗?”【词

  • 无何境

    源见“无何有之乡”。指仙境。元吴澄《次韵玉清避暑》:“相邀采真无何境,㗳然熟视谁长雄?”元王恽《平湖乐.乙亥三月七日宴湖上赋》曲:“春服初成靓妆莹,兴来径入无何境。”【词语无何境】   汉语大词典:无

  • 绛灌

    《史记.高祖功臣年表序》:“汉兴,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……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,是以大侯不过万家,小者五六百户。后数世,民咸归乡里,户益息,萧、曹、绛、灌之属或至四万,小侯自倍,富厚如之。”西汉武将绛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