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辟寒金

辟寒金

旧题晋.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七:“昆明国贡嗽金鸟,形如雀而色黄,羽毛柔密,常吐金屑如粟,铸之可以为器。此鸟畏霜雪,乃起小屋处之,名曰辟寒台。宫人争以鸟吐之金,用饰钗珮,谓之辟寒金。故宫人相嘲曰:‘不服辟寒金,那得帝王心。’”此事又见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下载。

传说三国时,魏明帝即位的第二年,昆明国献嗽金鸟,此鸟所吐金屑即为“辟寒金”。此鸟畏寒,故帝起温室令鸟栖息,名辟寒台,辟寒金即以此得名。此系传说故事,而实无其物。后用为奇闻轶事的典故。

宋.李清照《浣溪沙》词“莫许杯深琥珀浓”阙:“瑞脑香消魂梦断,辟寒金小髻鬟松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七:“明帝即位二年,起灵禽之园,远方国所献异鸟殊兽,皆畜此园也。昆明国贡��金鸟。 国人云:‘其地去燃洲九千里,出此鸟,形如雀而色黄,羽毛柔密,常翱翔海上,罗者得之,以为至祥。闻大魏之德,被于荒远,故越山航海,来献大国。’帝得此鸟,畜于灵禽之园,饴以真珠,饮以龟脑。鸟常吐金屑如粟,铸之可以为器。昔汉武帝时,有人献神雀,盖此类也。此鸟畏霜雪,乃起小屋处之,名曰‘辟寒台’,皆用水精为户牖,使内外通光。宫人争以鸟吐之金用饰钗珮,谓之‘辟寒金’。故宫人相嘲曰:‘不服辟寒金,那得帝王心!’”南朝梁·任昉《述异记》亦载,文略。

【今译】传说三国时,魏明帝曾建灵禽之园,以饲养各国进献的珍禽异兽。昆明国贡来��金鸟,形状如雀, 黄色,常在海上翱翔。明帝得到后,喂它吃珍珠,饮龟脑,此鸟常吐出像粟的金粒,可以用来铸成器物。冬季,嗽金鸟畏寒,明帝又为它精心筑起小屋,名叫“辟寒台”,宫人争相用鸟吐之金做成饰物佩戴,称之为“辟寒金”。互相调笑说:“不佩辟寒金,怎得帝欢心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咏珠宝金饰; 或指宫人得宠。

【典形】 辟寒金、辟寒之宝、寒极金难辟、碎金收辟寒。

【示例】

〔辟寒金〕 宋·钱惟演《此夕》:“春瘦已宽连理带,夜长谁有辟寒金。”

〔辟寒之宝〕 唐 · 韦庄 《又玄集序》:“沙之汰之,始辨辟寒之宝; 载雕载琢,方成瑚琏之珍。”

〔寒极金难辟〕 宋·李维《霜月》:“寒极金难辟,忧多酒漫销。”

〔碎金收辟寒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子由所居》之一:“堂后种秋菊,碎金收辟寒。”


【词语辟寒金】   汉语词典:辟寒金

猜你喜欢

  • 启足

    同“启手启足”。唐无名氏《上护军庞德威墓志》:“名香何在?唯增启足之悲。”【词语启足】   汉语大词典:启足

  • 坐薪尝胆

    同“卧薪尝胆”。宋苏轼《富郑公神道碑》:“愿陛下思夷狄轻侮中原之耻,坐薪尝胆,不忘修政。”并列 形容勤勉自律,奋发图强。宋·陈亮《与叶丞相书》:“前之悠悠已十年矣,而后之悠悠特未可知,孤圣天子~之本意

  • 郭最非雄

    《左传.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齐庄公期,指殖绰、郭最曰:‘是寡人之雄也。’州绰曰:‘君以为雄,谁敢不雄?然臣不敏,平阴之役,先二子鸣。’”晋.杜预注:“十八年,晋伐齐,及平阴。州绰获殖绰、郭最。故自比于鸡

  • 火炎昆冈,玉石俱焚

    昆冈:古代传说产玉的山。 大火烧遍了昆冈,玉和石块全都烧毁。 比喻好坏都同归于尽。语出《书.胤征》:“火炎昆冈,玉石俱焚。”《南齐书.高帝纪上》:“火炎昆冈,玉石俱焚,黔首相悲,朝不谋夕。”鲁迅《

  • 挂杖钱

    源见“杖头钱”。指沽酒钱。清赵翼《季女出嫁》诗之二:“力怯登山屐,资悭挂杖钱。”

  • 莱衣彩

    同“莱衣彩戏”。宋岳珂《约客春波督参刘郎中方赴高紫微云集道间相值不容留戏赠二首》诗之二:“一尊更趁莱衣彩,河汉还乘八月槎。”

  • 洛城尘

    同“京洛尘”。唐杜牧《宣城送萧兵曹》诗:“舟寒句溪雪,衣故洛城尘。”

  • 及锋而试

    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:“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。日夜企而望归,及其锋而用之,可以有大功。”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。后以“及锋而试”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。清阮葵生《茶馀客话》卷七:“今之论人才者多称及

  • 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

    《左传.僖公十四年》:“秦饥,使乞籴于晋,晋人弗与。庆郑曰:‘背施无亲,幸灾不仁,贪爱不祥,怒邻不义,四德皆失,何以守国?’虢射曰:‘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’”皮都不存在了,毛还何以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

  • 千金之堤,溃于蚁漏

    见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。清·纪晓岚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一》:“~,有罅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