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赔了夫人又折兵

赔了夫人又折兵

元.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二折:“周瑜周瑜,休夸妙计高天下,只教你赔了夫人又折兵。”

三国故事:东吴孙权要向蜀汉刘备索回荆州,听从周瑜之计,将妹妹孙尚香谎说许配刘备,借以把刘备骗到东吴作为人质,以便索回荆州。刘备按照诸葛亮的对策,到东吴成亲后携夫人逃走。周瑜带兵追赶,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。后因以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比喻想占便宜,反而遭受双重损失。

明.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又害那赵孝打了屈棒,免不得与金朝奉共出些遮羞钱与他。尚自喃喃呐呐怨恨。这叫做‘赔了夫人又折兵。’”


其他 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定计假意将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,准备乘机把刘备骗到东吴扣作人质,以便讨还荆州。刘备按诸葛亮的对策行事,到东吴成婚后同夫人逃出东吴。周瑜带兵追赶,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。后人以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比喻想占便宜不成,反而遭受双重损失。元·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2折:“休夸妙计高天下,只教你~!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:“闯王想的倒美,可是种籽在哪里……老天爷不帮忙,继续旱下去,那才是~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现双重损失方面。→偷鸡不成反蚀把米←→一箭双雕


赔了夫人又折兵”比喻想占便宜却反遭双重损失之意。

“折”,损失。损兵折将,损、折对举,折犹损。谓亏损兵员。

三国时,刘备借荆州 “久假不归”,周瑜想夺回来,便设下一计: 假称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,乘其到东吴招亲时将其扣下,以换回荆州。结果,刘备到东吴成亲后,设计逃出了东吴,尽管周瑜沿途调兵遣将阻截,仍然无济于事,刘备还是带着新夫人回到了住地。当时,蜀国的士兵们知道此事后,讥笑道: “周郎妙计安天下,赔了夫人又折兵!”

此后,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一语便流传下来。事见 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四回、第五十五回。


【词语赔了夫人又折兵】  成语:赔了夫人又折兵汉语词典:赔了夫人又折兵

猜你喜欢

  • 晒犊鼻

    源见“未能免俗”。谓贫而豁达。唐李商隐《七夕偶题》诗:“明朝晒犊鼻,方信阮郎贫。”【词语晒犊鼻】   汉语大词典:晒犊鼻

  • 悬鼓待椎

    《渊鉴类函.乐.鼓二》引明陈耀文《天中记》:“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。民舍有鼓为妖。坐未几,鼓自风滚至庭不已,民舍皆股栗。仲淹徐谓纯仁曰:‘此鼓久不击,见好客至,故自来庭以觅槌耳。’令纯仁削槌以副

  • 弓裘袭艺

    同“弓冶相承”。唐元稹《赠王承宗侍中》:“海 岱孕灵,弓裘袭艺。诗书礼乐,禀训于祖先。”【典源】 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,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”【今译】《礼记》中讲,锻冶能手的儿子,一定

  • 照雪

    源见“孙康映雪”。谓勤学苦读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勉学》:“古人勤学,有握锥、投斧、照雪、聚萤。”【词语照雪】   汉语大词典:照雪

  • 敏求

    《论语.述而》: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敏以求之者也。”后以“敏求”谓勉力以求。明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中:“好古敏求者,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心之理耳。”【词语敏求】   汉语大词典:敏求

  • 反裘伤皮

    同“反裘负薪”。《晋书.张骏传》:“今详欲因人之饥,以要三倍,反裘伤皮,未足喻之。”连动 古人穿皮衣毛朝外,反穿则毛在里,皮必受损。比喻愚昧不知本末。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今详欲因人之饥,以要三倍,~,

  • 老斫轮

    源见“轮扁斫轮”。称精于其艺、经验丰富的老手。宋黄庭坚《次韵郭明叔长歌》:“诗书自可老斫轮,智略足以解连环。”【词语老斫轮】   汉语大词典:老斫轮

  • 挂冠

    《后汉书.逢萌传》:“逢萌字子康,北海都昌人也。家贫,给事县为亭长。时尉行过亭,萌侯迎拜谒,既而掷楯叹曰:‘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!’遂去之长安学,通《春秋经》。时王莽杀其子宇,萌谓友人曰:‘三纲绝矣!不

  • 吃虎胆

    形容胆大。唐代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六:“贞观中,冀州武强丞尧君卿失马,既得贼,指而骂曰:‘老贼吃虎胆来,敢偷我物!’”犹言吃了老虎的胆子,竟如此大胆。述宾 比喻人的胆子很大。唐·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6:“

  • 北堂萱

    源见“萱草忘忧”。借指母亲。宋王楙《野客丛书.萱堂桑梓》:“今人称母为北堂萱,盖祖《毛诗.伯兮》诗。”【词语北堂萱】   汉语大词典:北堂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