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贻厥孙谋

贻厥孙谋

源见“诒燕”。谓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。《三国志.董允传》:“七年,以侍中守尚书令,为大将军费祎副贰。九年,卒。”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》:“杨仪魏延,牧竖小人也。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,然既已任之,势不得轻,若一朝无诸葛亮,必为祸乱矣。诸君愦愦,曾不知防虑于此,岂所谓贻厥孙谋乎?”


见“诒厥孙谋”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董允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:“诸君愦愦,曾不知防虑于此,岂所谓~乎?”


【词语贻厥孙谋】  成语:贻厥孙谋汉语词典:贻厥孙谋

猜你喜欢

  • 前刘

    同“前度刘郎”。清赵翼《垂杨》诗:“小杜去犹非绿树,前刘来已失桃花。”

  • 黍谷阳和

    同“黍谷回春”。清袁枚《稊生亭》诗:“黍谷阳和转,枯杨竞长稊。”

  • 浊质凡姿

    谓姿质平常。清代洪升《长生殿.闻乐》:“想我浊质凡姿,今夕得到月府,好侥幸也。”亦用于喻指品德,才能的凡庸。并列 资质平庸,姿容平常。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闻乐》:“想我~,今夕得到月府,好侥幸也。”△贬

  • 罗友乞祠

    《晋阳秋.穆帝》(原晋.孙盛撰,以下引自清.汤球辑本):“罗友,字它仁,襄阳人。少好学,不持节检,性嗜酒,当其所遇,不择士庶。又好伺人祠,往乞馀食,虽复营署墟肆,不以为羞。桓温尝责之云:‘君太不逮,须

  •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

    汉.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(一作太)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原意是说死的价值不同,是由于选择的目的不同。后以“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”比喻人可以不惜一死,但死得要有价值。亦

  • 半死心

    比喻勉强生存之人。唐杜甫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》: “尚错雄鸣管,犹伤半死心。” 参见:○半死桐

  • 假虞灭虢

    同“假途灭虢”。《隋唐演义》五六回:“世充知有南患,恐首尾不能相顾,必不敢动兵西向,此假虞灭虢之计,殿下以为如何?”

  • 侯生遭骂

    《史记.魏公子列传》:“魏有隐士曰侯嬴……公子从车骑,虚左,自迎夷门侯生。市人皆观公子执辔。从骑皆窃骂侯生。”“侯生因谓公子曰:‘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。嬴乃夷门抱关者也,而公子亲枉车骑,自迎嬴于众人广

  • 龙榜

    同“龙虎榜”。宋梅尧臣《和淮阳燕秀才》:“禄仕二十年,屡遘龙榜揭。”明叶宪祖《夭桃纨扇》八折:“玉府仙郎,喜皇都得意首登龙榜。”【词语龙榜】   汉语大词典:龙榜

  • 吃虀宰相

    源见“断虀画粥”。指宋范仲淹。亦泛指刻苦勤学出身的大官。清黄景仁《元夜独登天桥酒楼醉歌》:“然藜太乙游傍谁?吃虀宰相何人哉!”【词语吃虀宰相】  成语:吃虀宰相汉语大词典:吃虀宰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