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财聚则民散,财散则民聚

财聚则民散,财散则民聚

在高位者聚敛财富,老百姓就会离心;在高位者散财乐施,老百姓就会靠拢。语出《礼记.大学》:“德者本也,财者末也。是故财聚则民散,财散则民聚。”郑玄注:“上贪于利,则下人侵畔。”清.陆世仪《复社纪略》卷三:“丙子春,淮南三卫武举陈启新奏:每见青衿之中,朝不谋夕者有之。一叨乡荐,便无穷举人。及登甲科,则钟鸣鼎食,肥马轻裘,膏腴遍野,大厦凌空,此何为乎来哉?嗟夫,财聚则民散,财散则民聚。”《易.系辞下》“何以守位曰仁,何以聚人曰财”南怀瑾、徐芹庭讲解:“古人曾说:‘人聚则财散,财聚则人散。’身为国主,若要国泰民安,使家家户户丰衣足食,必须拨发国有财产以予人民,以维持众人的生计。反之横征暴敛,只顾自己享受,虽野有饿夫,也不赈济,怎么叫天下的人心服呢?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郎

    源见“牛郎织女”。借指离家远出的孤身男子。明周履靖《锦笺记.婆奸》:“银河远隔无蹊径,牛郎好孤零。”【词语牛郎】   汉语大词典:牛郎

  • 摩挲铜狄

    《后汉书.蓟子训传》:“时有百岁翁,自说童儿时见子训卖药于会稽市,颜色不异于今。后人复于长安 东霸城见之,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(即秦时所铸十二铜狄),相谓曰:‘适见铸此,已近五百岁矣。’顾视见人而去,犹

  • 悬磬

    《左传.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齐侯(齐孝公,齐桓公之子,名昭)曰:‘室如悬罄(罄同磐。《国语.鲁语上》即作“磬”),野无青草,何恃而不恐(恃,本是母的代称,这里指依靠,倚仗的意思)。”春秋时(公元前六三四

  • 赋比兴

    指作诗的三种表现手法。赋:铺陈其事。比:以彼例此。兴:托物兴词。《诗.大序》:“故诗有六义焉:一曰风,二曰赋,三曰比,四曰兴,五曰雅,六曰颂。”【词语赋比兴】   汉语大词典:赋比兴

  • 败叶题诗

    源见“红叶题诗”。指传递旷居之怨情。宋吴文英《玉蝴蝶.夷则商》词:“败叶题诗,御沟应不到流湘。”

  • 紫云车

    晋.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八《史补》:“汉武帝好仙道……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,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。七月七日夜漏七刻,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。”神话传说仙人西王母乘紫云车由天而降。后遂用为咏车之典。唐.

  • 篝火狐鸣

    《史记.陈涉世家》:“(陈胜)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(音gōu,竹笼)火,狐鸣呼曰:‘大楚兴,陈胜王。’卒皆夜惊恐。”陈胜把灯火放置竹笼中,使其隐约象磷火。又装作狐狸的嗥叫,使人疑为鬼怪显灵。

  • 原鸰

    源见“鹡鸰在原”。喻兄弟友爱,急难相助。唐李商隐《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文》:“原鸰奕奕,沼雁驯驯。”【词语原鸰】   汉语大词典:原鸰

  • 卜昼卜夜

    《左传.庄公二十二年》载:春秋时,齐国陈敬仲为工正(注掌百工之官),一次请桓公饮酒,桓公一时高兴,命举火继饮。敬仲辞谢说:“臣卜其昼,未卜其夜,不敢。”《晏子春秋.杂上》、《说苑.反质》述为齐景公与晏

  • 矫枉过直

    同“矫枉过正”。汉 袁康《越绝书.篇叙外传记》:“子之复仇,臣之讨贼,至诚感天,矫枉过直,乳狗哺虎,不计祸福。”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四章第四节:“学问之汩没性灵,至是已极,物极必反,矫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