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见笑大方

见笑大方

亦作“贻笑大方。”意为被识见广博、精通于道的人所讥笑。后多用作谦辞。《庄子.秋水》:“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。泾流之大,两涘渚崖之间,不辨牛马。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,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。顺流而东行,至于北海。东面而视,不见水端,于是焉,河伯始旋其而目,望洋向若而叹曰:‘野语有之曰: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者,我之谓也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,而轻伯夷之义者,始吾弗信,今我睹子之难穷也,吾非至于子之门,则殆矣!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’”河伯: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。若:即海若,海神名。


述宾 被有见识的人笑话。形容让内行人笑话。语本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,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”清·恽敬《与廖听桥书》:“今时叠床架屋以为声气,不知见笑于大方之家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作谦词。也作“见诮大方”、“贻笑大方”、“遗哂大方”、“遗笑大方”。


【词语见笑大方】  成语:见笑大方汉语词典:见笑大方

猜你喜欢

  • 冰壶秋月

    源见“玉壶冰”。又晋顾恺之《神情诗》:“春水满四泽,夏云多奇峰。秋月扬明辉,冬岭秀寒松。”后因以比喻心地清明洁净。宋苏轼《赠潘谷》诗:“布衫漆黑手如龟,未害冰壶贮秋月。”《宋史.李侗传》:“愿中如冰壶

  • 阿童水中龙

    《晋书.羊祜传》:“又时吴有童谣曰:‘阿童复阿童,衔刀浮渡江。不畏岸上兽,但畏水中龙。’祜闻之曰:‘此必水军有功,但当思应其名者耳。’会益州刺史王濬征为大司农,祜知其可任,濬又小字阿童,因表留濬监益州

  • 佩韦之顺

    源见“韦弦”。谓善于规戒。清钱谦益《兵科给事中明时举授征仕郎制.母王氏仍前赠》:“相夫有佩韦之顺,教子有宿心之勤。”

  • 一滴何曾到九泉

    九泉:黄泉,地下。 一滴酒也流不到阴朝地府去。 表示人死后再也不能品尝佳酿。常用作劝人开怀痛饮、及时行乐之辞。语出宋.高翥《清明日对酒》:“人生有酒须当醉,一滴何曾到九泉。”《警世通言.宋小官团圆

  • 孙楚漱石

    孙楚:晋代人,官至冯翊太守。《晋书.孙楚传》:“楚少时欲隐居,谓济曰:‘当欲枕石漱流。’误云‘漱石枕流’,济曰:‘流非可枕,石非可漱。’楚曰:‘所以枕流,欲洗其耳,所以漱石,欲砺其齿。’”济:孙楚的朋

  • 棘刺造沐猴

    同“棘端猴”。唐李白《古风》之三五:“棘刺造沐猴,三年费精神。”【词语棘刺造沐猴】   汉语大词典:棘刺造沐猴

  • 狐火诡谋

    同“狐鸣鱼书”。长舆《论莱阳民变事》:“使莱民衣食无缺,含哺鼓腹,则虽有狐火之诡谋,苏 张之辩舌,宁能使安土乐俗之民,捐弃身家妻子而从之赴死哉!”

  • 不济事

    成不了事。《北齐书.高昂传》:“高祖曰:‘高都督纯将汉儿,恐不济事。’”元末明初施耐庵《水浒》第七十一回:“鲁智深便道:‘只今满朝文武,多是奸邪,蒙蔽圣聪,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,洗杀怎的干净?招安不济

  • 嵇绍血

    同“嵇侍中血”。唐杜甫《伤春》诗之四:“敢料安危体,犹多老大臣?岂无嵇绍血,沾洒属车尘。”【词语嵇绍血】   汉语大词典:嵇绍血

  • 桑榆暮影

    见“桑榆晚景”。宋·胡继宗《书言故事·耆老类》:“年老云~。”【词语桑榆暮影】  成语:桑榆暮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