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蠹书虫

蠹书虫

咬书的害虫,转喻读死书的人。韩愈《杂诗》:“古史散左右,读书置后前。岂殊蠹书虫,生死文字閒。”閒同“间”。


偏正 比喻读死书的人。唐·韩愈《杂诗》:“岂殊~,生死文字间。”△比喻死读书。


【词语蠹书虫】  成语:蠹书虫汉语词典:蠹书虫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俭拜公

    《南史.王俭传》载:王俭字仲宝,幼笃学,手不释卷。二十八岁迁齐尚书右仆射,领吏部,寻改封南昌县 公。后因以“王俭拜公”为少年得志之典。清吴伟业《海虞孙孝维三十赠言》诗之四:“王俭拜公犹昨岁,张充学《易

  • 宫猫触鼎,觅句迁官

    参见:猫儿狗子

  • 远水不救近火

    比喻缓不济急。战国初年,鲁穆公分别派群公子到晋、楚各国作官,而唯独不派人到近邻齐国。鲁大夫犁鉏对鲁穆公说,如果一个孩子掉到水里,我们从越国请人来救,即使那个越国人善于游泳,孩子也无法救活。如果我们这里

  • 席帽侧

    源见“独孤侧帽”。形容风姿潇洒。宋范成大《与正夫朋元游陈侍御园》诗:“城中马上那知此,尘满长裾席帽侧。”

  • 五花八门

    本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。五花:即五行阵。八门:即八门阵。后用以比喻事物花样繁多,变幻莫测。清代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二回:“那小戏子,一个个戴了貂裘,簪了雉羽,穿极新鲜的靠子,跑上场来,串了一个五花八

  • 视肉

    谓无才能。《史记.李斯列传》:“处卑贱之位,而计不为者,此禽鹿视肉,人面而能强行者耳。”司马贞《索隐》,“言禽兽但知视肉而食之,庄子及苏子曰:‘人而不学,譬之视肉而食。’”又指传说中的兽名。《山海经.

  • 封人愿

    源见“华封三祝”。喻指臣下对帝王的祝愿。唐钱起《观法驾自凤翔回》诗:“欲识封人愿,南山举酒杯。”【词语封人愿】   汉语大词典:封人愿

  • 坐谈客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郭嘉传》:“(袁)尚因乌丸之资,招其死主之臣,胡人一动,民夷俱应,以生蹋顿之心,成觊觎之计,恐青、冀非己之有也。表,坐谈客耳,自知才不足以御(刘)备,重任之则恐不能制,轻任之则备不为用

  • 蒲邑三善

    孔子弟子子路治理蒲邑,孔子称赞他有三善:恭敬、忠信、明察。《孔子家语.辩政》:“子路治蒲三年,孔子过之。入其境曰:‘善哉由也,恭敬以信矣。’入其邑曰:‘善哉由也,忠信而宽矣。’至廷曰:‘善哉由也,明察

  • 枇杷门巷

    源见“女校书”。称***所居。柳亚子《玉娇曲为钝根赋》:“枇杷门巷受恩身,好作桃源暂避秦。”偏正 指***居住的地方。语本唐·王建《寄蜀中薛涛校书》:“万里桥边女校书,枇杷巷里闭门居。”薛涛是唐代名妓。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