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薪尽火传

薪尽火传

庄子.养生主》:“指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。”

指,脂。古代无蜡烛,用脂肪裹薪点燃照明,叫烛薪。全句意思为烛薪烧尽,火种却一直留传下去。这一典故原是庄子所谓的形骸有尽但精神不灭的观点。后因以“薪尽火传”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的典故。

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四回:“风流云散,贤豪才色总成空;薪尽火传,工匠市廛都有韵。”也泛指传延不绝。清.梁启超《中国前途之希望与国民责任》:“而其传染性乃益以蔓延猖獗,薪尽火传,绵绵无绝。


并列 柴虽烧完,火种仍然留传。原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。语本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指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。”《儒林外史》54回:“~,工匠市廛都有韵。”△后常用于比喻学问、技艺、教化等代代相传不绝。


【典源】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指 (脂)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。”

【今译】 薪烛的燃烧是有穷尽的,但火却可以由后边的薪烛接续下去,没有尽头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事业、学问、技艺代代相传。

【典形】 传火、传薪、如薪传火、薪传、薪尽火传。

【示例】

〔传火〕 南朝梁·江淹 《孙廷尉杂述》:“交臂久变化,传火乃薪草。”

〔传薪〕 唐·李子卿《水萤赋》:“览于心乃止水之常净,烛于物靡传薪之无绝。”

〔如薪传火〕 唐·李白 《鲁郡叶和尚赞》:“如薪传火,朗彻生死; 如云开天,廓然万里。”

〔薪传〕 清·唐孙华《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》:“练川文笔旧称雄,太仆薪传应未烬。”

〔薪尽火传〕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卷五十四:“薪尽火传,工匠市廛都有韵。”


【词语薪尽火传】  成语:薪尽火传汉语词典:薪尽火传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鹿

    晋潘岳《金鹿哀辞》:“嗟我金鹿,天资特挺……呜呼上天,胡忍我门。良嫔短世,令子夭昏。”金鹿为潘岳之幼子,夭折,后因代指夭折的爱儿。清杨晨《凤凰台上忆吹箫.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》词:“奈此白头人在,伤金鹿

  • 移天易日

    《晋书.齐王同传》:“赵庶人听任孙秀,移天易日。”“移天易日”,比喻权臣擅权,偷天换日,为所欲为。《北史.广平王匡传》:“虽未指鹿为马,移无徙日,实使蕴藉之士,耸气座端;怀道之夫,结舌筵次。”并列 比

  • 三彭

    同“三尸”。宋陆游《病中数辱》诗:“凡药岂能驱二竖,清心幸足制三彭。”【词语三彭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彭

  • 桑苧翁

    《新唐书.隐逸.陆羽传》:“上元初,更隐苕溪,自称桑芋翁,阖门著书。”唐.陆羽隐居苕溪,自称桑芋翁。后因用以喻隐士。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三《过武连县北柳池安国院煮泉试日铸顾渚茶院有二泉皆甘寒傅云唐僖

  • 淮王身死

    《史记.淮南王列传》:“天子使宗正以符节沼王。未至,淮南王安自刭杀。”东汉.王充《论衡.道虚》:“案淮南王刘安……怀反逆之心,招会术人,欲为大事。伍被之属充满殿堂,作道术之书,发怪奇之文,合景乱首。八

  • 冉冉趋

    源见“东方千骑”。指仕宦为政。唐元稹《为令狐相同谢回一子官与弟状》:“况蓝田美邑,黄绶清流,旋观冉冉之趋,倍庆怡怡之乐。”【词语冉冉趋】   汉语大词典:冉冉趋

  • 人怕出名猪怕壮

    旧指人出名后会招来麻烦,就像猪长肥后要被宰杀一样。 常形容某些为了保住自己名位而谨言慎行的人。语出《红楼梦》八三回:“凤姐道:‘俗语儿说的,人怕出名猪怕壮。况且又是个虚名儿。’”鲁迅《花边文学.趋时

  • 熊经鸟伸

    象熊之攀树自悬,鸟之飞空伸脚。都是古代方士导引之术。《庄子.刻意》:“吐故纳新,熊经鸟伸,为寿而已矣。”成玄英疏:“吹冷呼而吐故,呴暖吸而纳新,如熊攀树而自经,类鸟飞空而伸脚,斯皆导引神气以养形魂,延

  • 潘岳闲居

    《晋书.潘岳传》:“岳姓轻躁,趋世利。”“既仕宦不达,乃作《闭居赋》。”《文选》卷十六晋.潘安仁(岳)《闲居赋.序》:“为河阳、怀令,……除长安令……亲疾,辄去官免。”“孝乎惟孝,友于兄弟,此亦拙者为

  • 棠棣

    《诗.小雅.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韡。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”高亨注:“常,借为棠。常棣,即棠梨树。”《汉书.杜邺传》引作“棠棣”。本为一首申述兄弟应该互相友爱的诗。后常用以指兄弟。三国 魏曹植《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