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薏苡之谤

薏苡之谤

后汉书.马援传》:“初,援在交阯,常饵(食,吃)薏苡(植物名,俗称药玉米)实,用能轻身省欲,以胜瘴气。南方薏苡实大,援欲以为种,军还,载之一车。时人以为南土珍怪,权贵皆望之。援时方有宠,故莫以闻。及卒后,有上书谮之者,以为前所载还,皆明珠文犀。马武与於陵侯侯昱(司徒侯霸之子)等皆以章言其状,帝(刘秀)益怒。援妻孥惶惧,不敢以丧还旧茔,裁(才)买城西数亩地槁(草)葬而已。宾客故人莫敢吊会。援兄子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,诣阙请罪。帝乃出松(梁松曾因私,陷害马援)书以示之。方知所坐(指坐罪的缘由),上书诉冤,前后六上,辞甚哀切,然后得葬。”

汉朝马援在交趾做官,回长安时带回来一车薏苡实。当时人不知情由,以为是南方的珍奇东西。马援死后,梁松等诬说是贪污所得的明珠文犀。刘秀知道后非常生气。这样,马援的葬礼也不敢正常进行,只是草草埋葬了事。马援的家属一起到朝堂请罪,光武帝拿出梁松的书信给他们看,才明白坐罪缘由。经六次上书申辩,真相才得大白。

后因以“薏苡谤”比喻遭受诬陷。

杜甫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》诗:“稻粱求未足,薏苡谤何频!”柳宗元《为南承嗣乞效用状》:“首级之差今复谁辨?薏苡之谤不能自明。”明朱彝尊《酬洪升》诗:“梧桐夜雨词凄绝,薏苡明珠谤偶然。”


见“薏苡明珠”。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是知瓜李之嫌,~,斯不可忘。”


【词语薏苡之谤】  成语:薏苡之谤汉语词典:薏苡之谤

猜你喜欢

  • 雾藏豹

    同“雾豹”。清毛奇龄《奉赠吴金吾七十初度》诗:“清江藏龙雾藏豹,七十年来并渔钓。”

  • 子之爱人,伤之而已

    你对他的这种喜爱,不过是伤害他罢了。 表示爱之不以其道,爱之适足以害之。语出《左传.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子产曰:‘不可。人之爱人,求利之也。今吾子爱人则以政,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,其伤实多。子之爱人,伤

  • 困坂

    同“困盐车”。唐贾岛《送令狐绹相公》诗:“困坂思回顾,迷邦辄问津。”

  • 清樽十日留

    源见“平原十日饮”。谓朋友连日欢聚。清顾炎武《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》诗:“何期绝塞千山外,幸有清樽十日留。”

  • 润笔资

    同“润笔”。宋曾慥《高斋漫录》:“欧公作王文正墓碑,其子仲仪谏议送金酒盘盏十副,注子二把,作润笔资。”清赵翼《稚存见题贱照有十万黄金之嘲走笔戏答》诗:“老年生计略可支,不过卖文钱、润笔资。”【词语润笔

  • 老斫轮

    源见“轮扁斫轮”。称精于其艺、经验丰富的老手。宋黄庭坚《次韵郭明叔长歌》:“诗书自可老斫轮,智略足以解连环。”【词语老斫轮】   汉语大词典:老斫轮

  • 社稷器

    同“社稷臣”。《三国志.蒋琬传》:“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,见琬众事不理,时又沈醉,先主大怒,将加罪戮。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:‘蒋琬社稷之器,非百里之才也。’”晋袁宏《咏史》之一:“汲黯社稷器,栋梁天表骨

  • 白云藏屋

    源见“白云心”。喻归隐。宋吴潜《满江红.和吕居仁侍郎东里先生韵》词:“朝暮景、清风当户,白云藏屋。”

  • 过庭之训

    源见“孔鲤趋庭”。指父教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然而少奉过庭之训,长昧克己之方。”唐白居易《与严砺诏》:“秩贵冬官,以表过庭之训;封荣石窌,用旌徙宅之贤。”偏正 本来指的是孔丘教训儿子孔鲤学诗

  • 恩威并济

    济:助。恩德与威势相助而并行。《醒世姻缘传》二回:“你降他像钟馗降小鬼的一般,你又自己处的正大,恩威并济。”亦作“恩威兼济”。宋.韦骧《谢运使徐郎中启》:“报国以忠,取人以恕,压列城而恩威兼济,廓至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