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药笼中物

药笼中物

药笼:储藏药材的器物。比喻储备的人材。见狄仁杰与元行冲事迹。参见“斗南一人”、“旁观者清”条。元行冲甚为狄仁杰器重,他曾经对狄仁杰说:“下级对于上级来说,就好像富贵之家储存的各种各样物资以备用。您门下各种人材已经很多,但愿能把我当做一味药石,可以吗?”仁杰笑道:“你正是我药笼中物,不可一日没有。”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200《儒学下·元行冲传》5690页:“(元行冲)尝谓仁杰曰:‘下之事上,譬富家储积以自资也,脯腊膎(xié鞋)胰以供滋膳,参术芝桂以防疾疢(chèn衬)。门下充旨味者多矣,愿以小人备一药石,可乎?’仁杰笑曰:‘君正吾药笼中物,不可一日无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末·曾朴《孽海花》13回:“门生想朝廷快要考中书了,章、闻二公既有异才,终究是老师药笼中物,何必介介呢?”


偏正 比喻待用的人才。《新唐书·元行冲传》:“(行冲)尝谓仁杰曰:‘下之事上,譬富家储积以自资也,脯腊膎胰以供滋膳,参术芝桂以防疾疢。门下充旨味者多矣,愿以小人备一药石,可乎?’仁杰笑曰:‘君正吾~,不可一日无也。’”△多借指人才。 →怀瑾握瑜 ↔尸位素餐


【词语药笼中物】  成语:药笼中物汉语词典:药笼中物

猜你喜欢

  • 梵王宫

    梵王是婆罗门教最尊之神大梵天王,“梵王宫”即泛指佛寺。又称“梵王家”、“梵宫”、“梵家”。元代王实甫《西厢记.张君瑞闹道场杂剧》:“夫主京师禄命终,子母孤孀途路穷,因此上旅榇在梵王宫。”宋代赵抃《书院

  • 折足覆?

    同“折鼎覆?”。《后汉书.谢弼传》:“今之四公,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,馀皆素食致寇之人,必有折足覆?之凶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.知止》:“是以身名并全者甚希,而折足覆?者不乏也。”【词语折足覆?】  成语:

  • 驩兜流放

    《尚书.虞书.舜典》:“流共工于幽州,放驩兜于崇山。”驩兜一作驩兜。传说尧臣驩兜因举荐共工获罪,被舜流放于崇山。后常用此喻官员流贬的典故。唐.裴夷直《崇山郡》:“地尽炎荒瘴海头,圣朝今又放驩兜。”

  • 回车阪

    源见“王尊叱驭”。借指险境。清王士禛《徐五兄自号嵇庵》诗:“往往逢途穷,痛哭回车阪。”

  • 衣冠成古丘

    见〔晋代衣冠成古丘〕。

  • 百两迓

    《诗经.召南.鹊巢》:“维鹊有巢,维鸠居之。之子于归,百两御之。”汉.毛氏传:“百两,百乘也。诸侯之子嫁于诸侯,送御者百乘。”东汉.郑玄笺:“御,迎也。”百两迓,即百辆车迎迓,由“百两御”来。上面所引

  • 胸中柴棘

    比喻人胸藏恶计、用心阴险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轻诋》:“深公云:‘人谓庾元规名士,胸中柴棘三斗许。’”庾元规:庾亮。主谓 指用心险恶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深公云:‘人谓庾元规名示,

  • 拾尘之戒

    源见“拾尘”。指知人不易,不可轻疑。《旧唐书.韦处原传》:“盖曾参有投杼之疑,先师有拾尘之戒。”

  • 燮和之任

    《尚书.顾命》:“燮和天下,用答扬文武之光训。”燮和,调和。孔传:“燮,和也。世和顺,以柔能治之。”旧用“燮和之任”比喻宰相之职,以宰相之职责协调国家上下。后因以“燮和之任”作为协调国务,治理国家之典

  • 有备无患

    事先有准备,可免忧患。《书.说命中》:“惟事事乃其有备,有备无患。”《左传.襄公十一年》:“《书》曰:‘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敢以此规。’”规:规劝。并列 患,祸患,灾难。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