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耻与哙伍

耻与哙伍

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载:汉初,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,日夜怨望。有一次,他顺便去看望舞阳侯樊哙,“哙跪拜送迎,言称臣,曰:‘大王乃肯临臣。’信出门,笑曰:‘生乃与哙等为伍。’”后以“耻与哙伍”指不愿与粗鄙庸俗的人为伍。元耶律楚材《用前韵感事》之一:“生平耻与哙伍行,杜门养拙安天常。”


述宾 伍,一伙,同类。以与樊哙一伙而感到羞耻。泛指不愿与粗鄙的人交往。语本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初,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,日夜怨望。当他去看望樊哙时,得到了樊哙的跪拜送迎,出来后,韩信笑着说:‘生乃与哙等为伍。’”元·耶律楚材《用前韵感事》之一:“生平~行,杜门养拙安天常。”△多用于交友谨慎方面。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 淮阴侯列传》:“ (韩)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,常称病不朝从。信由此日夜怨望; 居常鞅鞅,羞与绛、灌同列。信尝过樊将军哙,哙跪拜送迎,言称臣,曰:‘大王乃肯临臣!’信出门,笑曰:‘生乃与哙等为伍!’”《汉书·韩信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汉韩信由楚王被贬为淮阴侯后,知道汉帝刘邦猜忌他的才能,常常称病不上朝。日夜闷闷不乐,羞与绛侯周勃,颍阴侯灌婴等并列。韩信曾去樊哙家中作客,樊哙已封舞阳侯,但对韩信仍跪拜送迎,自称臣,说:“大王肯光临臣家,实在荣幸!”韩信出门,笑着说:“想不到我竟跟樊哙这些人为伍了!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不屑与比自己差的人为伍。

【典形】 耻与哙伍、哙等伍、哙伍、伍哙、与哙伍,淮阴伍哙。

【示例】

〔耻与哙伍〕 元·耶律楚材《用前韵感事》:“生平耻与哙伍行,杜门养拙安无常。”

〔哙等伍〕 宋·苏轼《生日蒙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》:“君今哙等伍,志与湛辈各。”

〔哙伍〕 清·归庄《赠陆桴亭》:“君是泰师我敢友,生非哙伍尔能知。”

〔伍哙〕 清·杨潮观《贺兰山谪仙赠带》:“怎知道国士无双来意外,休教伍哙。”

〔与哙伍〕 宋·李廷忠《谢王枢使荐举启》:“生迺与哙伍,犹未离七选之阶。”


【词语耻与哙伍】  成语:耻与哙伍汉语词典:耻与哙伍

猜你喜欢

  • 名动金瓯

    金瓯,盛酒器,又指国土。泛指人物的名声很大,为国家的栋梁之材。出自唐玄宗事迹。唐玄宗(685-762年)即李隆基,唐睿宗第三子,712-756年在位,又称唐明皇。他在位的初期励精图治,任用姚崇、宋璟等

  • 王舍城

    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.摩揭陀国下》载:频毗娑罗王都在上茅宫城,因编户之家频遭火灾,故群臣商议,将首先失火之家罚迁寒林。顷之,王宫中先失火,王即迁于寒林。“时吠舍釐王闻频毗娑罗王野处寒林,整集戎旅欲袭,不

  • 齐丘画灰

    宋.陆游《南唐书.宋齐丘传》:“(烈祖——按指南唐主徐知诰)独与齐丘议事,率至夜分。又为高堂,不设屏障,中置灰炉而不设火。两人终日拥炉画灰为字,旋即平之。”五代时吴以徐知诰代徐温为行车副使,知诰用宋齐

  • 桓温奇骨

    《晋书.恒温传》:“(温)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,曰:‘此儿有奇骨,可试使啼。’及闻其声,曰:‘真英物也。’彝以峤所赏,故遂名之曰温。”东晋大司马桓温降生未满周岁,温峤即称他骨相奇伟。后用为咏相貌奇伟不

  • 王粲复棋

    西晋.陈寿《三国志.魏书.王粲传》:“初,粲与人共行,读道边碑,人问曰:‘卿能暗诵乎?’曰:‘能’。因使背而诵之,不失一字。观人围棋,局坏(棋局子乱),粲为覆(与复同,恢复)之。棋者不信,以帊(音pā

  • 共工赫怒

    同“共工触柱”。唐李白《上崔相百忧章》诗:“共工赫怒,天维中摧。鲲鲸喷荡,扬涛起雷。”

  • 羊裘钓桐庐

    源见“羊裘钓”。指严光垂钓于桐江之事。元刘诜《题铁仲坚宣差所藏罗稚川烟村图》诗:“君不见鸱夷一舸游五湖,子陵羊裘钓桐庐。”

  • 百身何赎

    《诗经.秦风.黄鸟》:“交交黄鸟止于棘,谁从穆公?子车奄息……彼苍者天,歼我良人!如可赎兮,人百其身!交交黄鸟止于桑,谁从穆公?子车仲行……如可赎兮,人百其身。交交黄鸟止于楚,谁从穆公?子车针虎……如

  • 酒漉徵君

    同“酒漉纱巾”。清归庄《张洮侯招饮》诗:“径开高士蓬犹蔓,酒漉徵君菊有花。”按,陶渊明朝廷屡徵不仕,人称陶徵君。

  • 题柱

    东汉.赵岐《三辅决录》:“长陵田凤,字季宗,为尚书郎,仪貌端正。入奏事,灵帝目送之,因题殿柱曰:‘堂堂乎张,京兆田郎。’”东汉尚书郎田凤,仪貌端正。汉灵帝在殿柱上题曰:“堂堂乎张,京兆田郎’。后遂用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