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
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

骥( ㄐㄧˋ jì ):好马。枥( ㄌㄧˋ lì ):马槽。烈士:古指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。 表示人到老年,仍有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。语出汉.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《世说新语.豪爽》:“王处仲每酒后辄咏‘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’,以如意打唾壶口尽缺。”李先念《李尔重〈新战争与和平〉序》:“尔重同志是一位老同志。他在退休之后,仍不辞辛苦,伏案提笔,花了八年的时间,写出这部380万字的文学巨著。‘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’尔重同志是一个榜样。”也单引〔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〕。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》(《人民日报》1980年10月28日):“许多人虽然有‘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的气概,但毕竟力不从心,不能像当年那样生龙活虎般地工作了。”陈锡炎《壮心未与年俱老》(《长江日报》1992年9月10日):“人的年龄老,精神不应老,要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’”又单引〔老骥伏枥〕。宋.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用飞龙在天,对老骥伏枥。”明.张岱《公祭张亦寓文》:“其胸中真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,巨鱼失水、老骥伏枥之悲。”也单引〔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〕。武英志等《独闯生命禁区,勇攀治癌高峰》(光明日报》1993年3月5日):“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武艺敬先生年过花甲,但常以王之涣的诗句‘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’自勉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士龙

    《晋书.陆云传》:“云字士龙,……少与兄机齐名,虽文章不及机,而持论过之,号曰‘二陆’。”后被成都王司马颖所杀,“时年四十二。”晋代文学家陆机之弟陆云字士龙,与其兄齐名,合称“二陆”。后常用以褒誉人弟

  • 跋疐

    源见“跋胡疐尾”。谓挫折,进退不得。宋曾巩《祭阳少师文》:“鼓行无前,跋疐非恤。”章炳麟《訄书.学隐》:“进退跋疐,能事无所写,非施之训诂,且安施邪?”【词语跋疐】   汉语大词典:跋疐

  • 檀郎

    源见“潘安貌”。借称情郎。潘岳小字檀奴,故称。南唐李煜《一斛珠》词:“绣床斜凭娇无那,烂嚼红茸,笑向檀郎吐。”【词语檀郎】   汉语大词典:檀郎

  • 左传癖

    《世说新语.术解》“王武子善解马性”一则后梁刘孝标注引晋裴启《语林》:“武子(晋王济字武子)性爱马,亦甚别之。故杜预(西晋大臣,字元凯,京兆杜陵人,著有《春秋左氏经传集解》,京兆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)

  • 画龙飞去

    源见“画龙点睛”。形容书画极传神。明 高君《慧聚寺次张祐韵》:“画龙飞去久,空掩殿堂门。”

  • 沧海遗珠

    比喻被埋没了的人才。亦称“沧海珠”、“遗珠”。出自唐狄仁杰之事迹。狄仁杰参见“斗南一人”条。狄仁杰在任汴州参军时,曾被吏人诬诉。黜涉使阎立本召讯他后,搞清了事情的真相,并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材,便

  • 屠龙手

    源见“屠龙技”。指技艺或学问高超的人。宋苏轼《次韵张安道读杜诗》:“巨笔屠龙手,微官似马曹。”

  • 公孙布被

    指公孙弘主张节俭,他做官后自己盖用还是用麻布做的被子。后以此典比喻官吏生活俭朴,严于律己。公孙弘(前200年——前121年),字季,薛县(今山东滕县南)人。年轻时曾为狱吏,因罪免。家贫,放牧为生。年龄

  • 连编累牍

    同“连篇累牍”。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虽终日兀坐车中,不发一语,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。”见“连篇累牍”。《花月痕》3回:“虽终日兀坐车中,不发一语,其实~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。”【词语连编累牍】

  • 他山之攻

    比喻借助外力,弥补不足。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司文郎》: “甲申之年,竟罹于难,岁岁飘蓬。幸相知爱,故极力为他山之攻,生平未酬之愿,实欲借良朋以快之耳。” 参见:○他山之石见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。《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