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.袁郊《甘泽谣.圆观》:“后十二年秋八月,(李源)直指杭州,赴其所约。时天竺寺,山雨初晴,月色满川,无处寻访。忽闻葛洪川畔有牧名歌《竹枝词》者,乘牛叩角,双髻短衣,俄至寺前,乃观也。李公就谒曰:‘观
杼(zhù注):织布机上来回穿织的线梭子。此典指曾参母亲听到多次流言,也扔掉织布线梭子而逃避。后以此典比喻人言可畏。曾参(前505年——前436年),又称曾子,字子舆。鲁国南武城(今山东费县)人。孔子
亦作“谈笑自若”。自若:不变常态,有说有笑,和平时一样。形容在异常情况下从容镇静。关羽(事迹见前“超群绝伦”条)为人英勇无畏,豪气冲天。曾经身中流矢,贯穿左臂,后来创伤虽愈,但每到阴雨天气,骨头常常疼
幼年就从师学习。《汉书.儒林传》:“结发事师数十年。”颜师古注:“言从结发为童丱即从师学,著其早也。”丱( ㄍㄨㄢˋ guàn 惯):古时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。
源见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、“处堂燕雀”。比喻因其处境而极易受祸害的人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归山》:“俺来此携琴访友,并不曾留涟夜晓。无端的池鱼堂燕一时烧。”并列 比喻囿于其中,无辜受祸。清·孔尚任《桃
同“嬴女”。唐陈子昂《修竹篇》:“结交嬴台女,吟弄升天行。”【词语嬴台女】 汉语大词典:嬴台女
同“清江使”。明汪道昆《五湖游》:“一叶扁舟昨夜开,清江使者渡江来。禁中曾入君王梦,江上难逃网罟灾。”【词语清江使者】 汉语大词典:清江使者
宋.宋祁、欧阳修等修撰《新唐书.马周传》:“(马周)至长安,舍中郎将常何家。贞观五年,诏百官言得失。何,武人,不涉学,周为条二十余事,皆当世所切。太宗怪问何,何曰:‘此非臣所能,家客马周教臣言之。客,
同“汉文思贾傅”。宋阮秀实《酹江月.庄王漕六十九》词:“固是守约堂间,鲂斋亭下,要种归来柳。只恐夜深思贾傅,便有锋车迎候。”
源见“七纵七擒”。谓有奇策妙计足以战胜对方使之心悦诚服。清吴伟业《滇池铙吹》诗:“纵擒有策新疆定,叛服何常旧史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