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羹尽栎釜

羹尽栎釜

羹(gēng耕):浓汤。栎釜(lìfǔ力府):刮锅边出声。此典指汉高祖刘邦以前卑微困难时,常领朋友到大嫂家吃饭,大嫂刮锅边出声,表示菜汤没有了,也就是不接待他们来吃饭了。后以此典比喻人情淡薄,或受到冷遇。 刘邦(前256年——前195年),字季,沛(今江苏沛县)人。兄弟四人,长兄叫刘伯,刘伯早死去。刘邦卑微潦倒,曾经为躲避某事,常常和客人去大嫂家吃饭。大嫂讨厌小叔,小叔和客人来到,大嫂假装做的肉菜汤已吃完,用饭勺刮锅边,客人因此起身离去。后又看到锅里还有肉菜汤,刘邦因此怨恨他的大嫂。等到刘邦当上皇帝,封赏兄弟,而大哥的儿子唯独没有得到封赏。太上皇为这来说情,刘邦说:“我不是忘记封他,因为他的母亲不是厚道人。”于是便封大嫂的儿子刘信为羹颉(jiá夹)侯。此典又作“厌丘嫂”、“戛釜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0《楚元王世家》1987页:“高祖兄弟四人,长兄伯,伯蚤(同“早”)卒。始高祖微时,尝辟(同“避”)事,时时与宾客过巨(大)嫂食。嫂厌叔,叔与客来,嫂详(通“佯”,假装)为羹尽,栎釜,宾客以故去。已而视釜中尚有羹,高祖由此怨其嫂。及高祖为帝,封昆弟(兄弟),而伯子独不得封。太上皇(汉高祖刘邦父亲)以为言,高祖曰:‘某非忘封之也,为其母不长(zhǎng掌,长辈)者耳。’于是乃封其子为羹颉(羹尽意)侯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哭刁景纯》:“但知从德公,未省厌丘嫂。” 宋·陆游《病中卧闻舂声》:“丘嫂羹存先戛釜,山僧斋竟始鸣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竹王

    《后汉书.夜郎传》:“夜郎者,初有女子浣于遁水,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,闻其中有号声,剖竹视之,得一男儿,归而养之。及长,有才武,自立为夜郎侯,以竹为姓。”指古夜郎侯。因为传说生于竹中,以竹为姓,故称。唐

  • 神仙吏

    同“神仙尉”。唐岑参《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卫荆州》诗:“神仙吏姓梅,人吏待君来。”【词语神仙吏】   汉语大词典:神仙吏

  • 身当矢石

    《晋书.王鉴传》:“昔汉高、光武二帝,征无远近,敌无大小,必手振金鼓,身当矢石,栉风沐雨,壶浆不瞻,驰鹜四方。”意谓当年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刘秀二位皇帝,每每领兵出征之时,无论远近,也无论敌人的多寡强弱

  • 蛟龙匣

    旧题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一:“汉帝送死,皆珠襦玉匣。匣形如铠甲,连以金缕。武帝匣上皆镂为蛟龙、鸾凤、龟龙之象,世谓为蛟龙玉匣。”《后汉书.梁统传》附《梁冀传》:“赐东园画棺、玉匣、衣衾。”唐.李贤注

  • 枫落吴江冷

    吴江:吴淞江。 枫叶飘零,吴江清冷。 比喻诗人殂落,文苑清冷。语出《新唐书.文艺传.崔信明》:“信明尝矜其文,谓过李百药。扬州录事参军郑世翼者亦骜倨,数恌轻忤物。遇信明江中,谓曰:‘闻公有“枫落吴

  • 戒门

    《史记.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〔主父偃〕数之曰:‘始吾贫时,昆弟不我衣食,宾客不我内门;今吾相齐,诸君迎我或千里。吾与诸君绝矣,毋复入偃之门!’”后以“戒门”称富贵骄人。唐韩愈《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》:

  • 盛彦感螬

    《晋书.孝友传.盛彦传》:“盛彦字翁子,广陵人也。……母王氏因疾失明,彦每言及,未尝不流涕。於是不应辟召,躬自侍养,母食必自哺之。母既疾久,至于婢使数见捶挞。婢忿恨,伺彦暂行,取蛴螬炙饴之。母食以为美

  • 嵇吕亲

    同“嵇吕心期”。清顾云《移居盋山》诗:“迹比嵇 吕亲,游岂惠 庄逊?”

  • 缩囊

    渐渐地贫困下来。《易林.贲之涣》:“干无润泽,利少缩囊。”清代翟灏《通俗编.货财.缩囊》:“俚语以渐致贫窘曰缩囊。”【词语缩囊】   汉语大词典:缩囊

  • 邻人吹笛

    源见“山阳笛”。指凄婉的笛声。表示感旧伤怀、追念故友的感情。宋刘克庄《念奴娇》词:“畴昔停桡追欢处,忍听邻人吹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