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笑骂从汝

笑骂从汝

言其不畏人言,我行我素。邓绾(1028-1086年)字文约,宋成都双流(今四川双流)人,举进士,为礼部第一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为宁州(今甘肃宁州)通判。当时,王安石深得神宗信任,专执朝政,推行新法。邓绾上书朝廷陈述应当兴办或改革的政务数十条,认为宋朝建立后已历百年,长期安于现状,应当从事改革。又给神宗上书说:“陛下得到像伊尹、吕尚那样贤才的辅佐,制订了青苗、免役等法,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,感恩戴德。以臣所见到的宁州的情况,可推知整个西河路都是这样,由西河路可知全国都是如此。确实是历史上少见的优良政策。愿皇上不要为浮言所动,坚持推行下去。”对王安石极尽谄媚。又专门给王安石写信,王安石就把他推荐给神宗。邓绾乘坐驿站的车马入京晋见。正值庆州有夏寇侵扰,邓绾详细陈述了有关情况。神宗问及王安石和吕惠卿,邓绾回答说不认识他们。神宗说:“安石是当今具有古风的人;惠卿是位贤才。”邓绾离朝后见到王安石,却是一见如故,好像素有交往一样。宰相陈升之、冯京因为邓绾熟悉边防事务,嘱王安石善待于他,并使他作了宁州知州。邓绾得知后十分不快,当众声称:“急急忙忙把我召来,难道还让我回宁州吗?”主管官员问他:“你认为自己当什么官合适?”邓说:“至少也应当是个馆职。”“你以为可以作个谏官吗?”邓绾答道:“这对我最合适不过了。”次日,果然得到了馆职。同乡人在京都的都讥讽和嘲骂他,邓绾却说:“笑骂由你们,好官还是我来作。”后人常以此典表示对他人的诽议指责不予理睬,我行我素。

【出典】:

宋史》卷329《邓绾传》10597页:“邓绾字文约,成都双流人。举进士,为礼部第一。稍迁职方员外郎。熙宁三年冬,通判宁州。时王安石得君专政,条上时政数十事,……其辞盖媚王安石。又贻以书颂,极其佞谀。安石荐于神宗,驿召对。方庆州有夏寇,绾敷陈甚悉。帝问安石及吕惠卿,以不识对。帝曰:‘安石,今之古人;惠卿,贤人也。’退见安石,欣然如素交。宰相陈升之、冯京以绾练边事,属安石致斋,复使知宁州。绾闻之不乐,诵言:‘急召我来,乃使还邪?’或问:‘君今当作何官?’曰:‘不失为馆职。’‘得无为谏官乎?’曰:‘正自当尔。’明日,果除集贤校理、检正中书孔目房。乡人在都者皆笑且骂,绾曰:‘笑骂从汝,好官须我为之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丘逢甲《嗟哉行》:“邓绾好官曾几时?人笑褚公今冷齿。” 清·王夫之《广遣兴》:“笑骂好官皆蝶梦,英雄孺子一蜣丸。”


主谓 对他人的讽刺批评置之不理。《宋史·邓绾传》:“~,好官须我为之。”△用于说明一种处世态度。


【典源】《宋史·邓绾传》:“ (邓绾)其辞盖媚王安石。又贻以书颂,极其佞谀。安石荐于神宗,驿召对。方庆州有夏寇,绾敷陈甚悉。帝问安石及吕惠卿,以不识对。帝曰:‘安石,今之古人; 惠卿,贤人也。’退见安石,欣然如素交。……明日,果除集贤校理、检正中书孔目房。乡人在都者皆笑且骂,绾曰:‘笑骂从汝,好官须我为之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宋代邓绾曾上书谄谀王安石,王将邓推荐给宋神宗。神宗召见邓绾,邓却否认认识王安石,以示无私情。而下朝见到安石,又装得非常亲热,因而博得官职。别人笑骂他,他却说:“笑骂随你们,好官还要我来做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为求名利,行为卑污,不顾别人笑骂。

【典形】 邓绾好官、笑骂好官。

【示例】

〔邓绾好官〕清·丘逢甲《嗟哉行》:“邓绾好官曾几时? 人笑褚公今冷齿。”

〔笑骂好官〕 清·王夫之《广遣兴》:“笑骂好官皆蝶梦,英雄孺子一蜣丸。”


【词语笑骂从汝】  成语:笑骂从汝汉语词典:笑骂从汝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城鸡

    源见“武城弦”。比喻微小之物。唐张九龄《赠澧阳韦明府》诗:“君有百炼刃,堪断七重犀。谁开太阿匣,持割武城鸡?”【词语武城鸡】   汉语大词典:武城鸡

  • 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

    志:思想感情。 蕴藏在作者内心里的是情志,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诗篇。语出《文选.卜子夏〈毛诗序〉》:“诗者,志之所之也。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”《文心雕龙.明诗》:“大舜云:‘诗言志,歌永言。’圣谟所

  • 水宋

    《南齐书.高帝纪上》:“昔金德既沦,而传祚于我有宋,历数告终,实在兹日,亦以水德而传于齐。”后因以“水宋”称南朝 刘宋。刘裕得帝位后,自称水德王。清俞樾《茶香室丛钞.火宋》:“元李治《敬斋古今黈》云:

  • 贯城

    同“贯索”。清周亮工《羁室中客因予客岁可怜明日又清明之句为数绝句予复用原韵》:“天鸡尽夜有高声,一曜新开古贯城;不识春光何地是,锒铛影里拜清明。”【词语贯城】   汉语大词典:贯城

  • 析骸易子

    同“易子析骸”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明本》:“或血流漂橹,积尸筑京;或坑降万计,析骸易子。”并列 分解尸骨烧火做饭,交换孩子而后吃掉。形容粮尽柴绝、援救无人的极其困难的处境。《后汉书·来歙传》:“昔宋执楚

  • 腹诽心谤

    诽(fěi匪):诬蔑。谤(bàng磅):说坏话。此典指田蚡(fén坟)诬蔑窦婴、灌夫心怀不满,暗说坏话。后以此典比喻心怀不满,暗中发泄。田蚡(?一一前131年),长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。汉景帝王皇后

  • 食苗

    《诗.魏风.硕鼠》:“硕鼠硕鼠,无食我苗。”后因以“食苗”比喻不劳而获。亦比喻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。唐罗隐《谢大理薛卿启》:“何争名竞利之场,有蠹节食苗之辈。”明 朱隗《络纬》诗:“食苗非尔志,篱落兴翛

  • 上知下愚

    指因先天禀赋不同而在智力程度上相差甚远的两种人。孔子认为,所有的人可以分为“生而知之”,“学而知之”,“困而学之”和“困而不学”四种。其中“生而知之”是为“上智”,“困而不学”是为“下愚”。而在所有人

  • 逢杨意

    源见“狗监揄扬”。谓得到他人举荐。唐骆宾王《幽絷书情通简知己》诗:“昔岁逢杨意,观光贵楚材。”

  • 双眉待人画

    源见“张敞画眉”。指待婚女子。唐李嘉祐《送郑正则汉阳迎妇》诗:“遥想双眉待人画,行看五马送潮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