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竭泽而渔

竭泽而渔

①泛指违反自然规律,肆意掠夺自然资源。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 “逮至衰世……刳胎杀夭,麒麟不游: 覆巢毁卵,凤凰不翔; 钻燧取火,构木为台;焚林而田,竭泽而渔; 人械不足,畜藏有余,而万物不繁,兆萌芽卵胎而不成者,处之太半矣。” ②比喻谋虑不深而恣意攫取眼前利益。黄侃《钞票歌》: “尔来乱政思匪夷,竟向邻国呼庚癸。竭泽而渔鱼无劳,裔然大国皆赪尾。” ●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: “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,召咎犯而问曰: ‘楚众我寡,奈何而可? ’ 咎犯曰: ‘臣闻繁礼之君,不足于文; 繁战之君,不足于诈。君亦诈之而已。’ 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,雍季曰: ‘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?而明年无鱼; 焚薮而田,岂获不得?而明年无兽。诈伪之道,虽今偷可,后将无复,非长术也。’文公用咎犯之言,而败楚人于城濮。反而为赏,雍季在上。” 文: 指礼乐的盛大。泽: 池泽。薮(sou): 水浅草茂的沼泽地。田: 通 “畋” ,打猎。偷: 苟且。城濮: 春秋卫地,在今河南范县南。咎犯: 即狐偃,字子犯。晋国卿。相传雍季曾以放干湖水捕鱼会使以后无鱼可捕为喻,劝说晋文公不可贪一时之利而行诈伪之道,损害晋国的长远利益。


见“焚林而田,竭泽而渔”。邹韬奋《经历》:“可是听老同学们说起做了‘优行生’可以得到免缴学费的优待,对于我当时~的苦况却不无小补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:“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。召咎 (舅) 犯而问曰:‘楚众我寡,奈何而可?’咎犯对曰:‘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,繁战之君不足于诈。君亦诈之而已。’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。雍季曰:“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,而明年无鱼; 焚薮而田,岂不获得,而明年无兽。诈伪之道,虽今偷可,后将无复,非长术也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时,晋文公将与楚国在城濮交战,晋文公召见狐偃 (字子犯),问道:“楚众我寡,如何行动才能取胜呢?”狐偃回答:“讲求礼仪的君王不厌烦礼节,多谋善战的君王不厌烦诈兵之计。您采用诈兵之计就可以了。”晋文公把此意讲给雍季,雍季说:“把水泽淘干去捉鱼,怎能得不到鱼? 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; 烧毁树林去捕野兽,怎能捉不到兽?而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。欺诈的战法,虽然现在可得计一时,以后再也不能使用,因此这不是长久之计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只图眼前利益,没有长远打算; 也比喻残酷榨取,尽其所有。

【典形】 竭泽心、竭泽渔、虞竭泽。

【示例】

〔竭泽心〕 唐·皮日休《药鱼》:“吾无竭泽心,何用药鱼药。”

〔竭泽渔〕 宋·苏轼《和陶拟古》之六:“本欲竭泽渔,奈此明年何。”


【词语竭泽而渔】  成语:竭泽而渔汉语词典:竭泽而渔

猜你喜欢

  • 桂苑

    源见“郤诜丹桂”。指科举考场。唐黄滔《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》诗:“桂苑五更听榜后,蓬山二月看花开。”【词语桂苑】   汉语大词典:桂苑

  • 遏云曲

    同“留云歌”。清李渔《连城璧.谭楚玉戏里传情》:“至于遏云之曲,绕梁之音,一发是他长技,不消说得的了。”

  • 三戟之家

    戟:古代的一种兵器,此处则专指用做仪仗的棨(qǐ起)戟。唐制,三品以上高官均可在住宅门前设立棨戟。比喻高官贵族之家。出自张俭事迹。张俭(594-653年),雍州新丰(今陕西西安东)人。贞观初以军功升任

  • 赵贞女

    同“赵五娘”。元杨显之《潇湘雨》四折:“你大古里是那孟姜女千里寒衣,是那赵贞女罗裙包土。便哭杀帝女娥皇也,谁许你洒泪去滴成斑竹?”【词语赵贞女】   汉语大词典:赵贞女

  • 璇玑织锦

    源见“织锦回文”。指苏蕙织锦为回文诗璇玑图。元周巽《织锦窦家妻》诗:“璇玑初织锦,寄与窦将军。”

  • 婴麟

    触其逆鳞。婴:触犯。《韩非子.说难》:“夫龙之为虫也,柔可狎而骑也,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,若人有婴之者,则必杀人。人主亦有逆鳞,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,则几矣!”后称人臣敢冒犯君主而作谏诤,叫“婴鳞”。参

  • 归风

    晋.陆机《思亲赋》:“指南云以寄款,望归风而效诚。”后以“南云”、“归风”引申为思亲友、怀故乡之典。南朝.梁.何逊《赠韦记室黯别》:“水夜看初月,江晚泝归风。”【词语归风】   汉语大词典:归风

  • 凤引九雏

    《晋书.穆帝纪》:“〔升平四年〕二月,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。”后因以“凤引九雏”为天下太平、社会繁荣的祥瑞之兆。唐顾况逸句:“龙吟四泽欲兴雨,凤引九雏惊宿乌。”主谓 天下太平、社会繁荣的吉兆。语本《晋书

  • 不材木

    源见“木雁”。谓无用之树木。清赵翼《老柳枝叶特茂诗以张之》:“残躯漫此半死桐,寿相端推不材木。”

  • 择邻

    源见“孟母择邻”。指教子有方。唐元稹《追封孔戣母韦氏等》:“惟嫔之礼,始自敬姜;择邻之规,优于孟母。”【词语择邻】   汉语大词典:择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