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秉烛

秉烛

同“秉烛夜游”。唐孟浩然《汉中漾舟》诗:“良会难再逢,日入须秉烛。”


【词语秉烛】   汉语词典:秉烛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哺

    同“吐哺握发”。唐白居易《和微之春日投简五十韵》:“重士过三哺,轻才抵一铢。”

  • 鱼肠

    同“鱼书”。唐李峤《素》诗:“鱼肠远方至,雁足上林飞。”【词语鱼肠】   汉语大词典:鱼肠

  • 探赤丸

    源见“探丸借客”。谓古时游侠辈受赇杀武吏。泛指杀人报仇。清宋琬《行路难》诗之一:“昼探赤丸乘白马,杜陵韦曲公然居。”【词语探赤丸】   汉语大词典:探赤丸

  • 掩耳盗铃

    比喻自欺欺人。晋国范氏家族被灭亡的时候,有一个人乘机到范家偷了一口大钟。想背走他,钟大背不动。他就用锤子把它打成小块,谁知一锤下去,响声大作。盗钟的人害怕别人听见,马上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。【出典】:《

  • 吏部卧瓮

    同“吏部眠”。陈世宜《醉歌》:“吏部卧瓮清漏残,况复飞鸢跕跕瘴疠地。”

  • 一絇丝

    唐.刘餗《隋唐嘉话》:“张昌仪兄弟,恃易之、昌宗之宠,所居奢溢,逾于王主。末年,有人题其门曰:‘一絇丝,能得几日络?’昌仪见之,遽以笔书其下曰:‘一日即足。’无何而祸及。”絇,音qú,原是将布缕或麻纠

  • 不直一杯水

    表示价值极低。语出唐.李白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》:“吟诗作赋北窗里,万言不直一杯水。”宋.陈宗礼《宾退录序》引宋赵与时诗:“达人澄此心,肯为万法起?眼看声色尘,不直一杯水。”

  • 香莼

    源见“莼羹鲈脍”。表示思乡辞官之意。唐顾况《湖南客中春望》诗:“便抛印绶从归隐,吴渚香莼漫吐春。”【词语香莼】   汉语大词典:香莼

  • 仁寿镜

    晋.陆机《与弟云书》:“仁寿殿前,有大方铜镜,高五尺馀,广三尺二寸,立着庭中,向之便写人形体了了,亦怪也。”(据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一七引)三国时,魏仁寿殿中有大铜镜,称仁寿镜,当时视为新奇的宝物。后用为

  • 素女哀弦

    同“素女弦”。清曹寅《游仙诗》之十四:“素女哀弦彻夜弹,姮娥自耐九秋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