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相顾失色

相顾失色

因惊恐而面色苍白地互相看着。出自五代人段希尧的事迹。段希尧(878-956年),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后唐天成年间(926-930年)为卫州录事参军,后改任洺州纠曹。石敬瑭镇太原,又被辟为从事。后石敬瑭自谋称帝,建晋国,段希尧曾坚决反对。为此,长期不得升迁。天福年间(936-944年)受命出使吴越。乘船渡海时,突然风浪大起,水手、仆从全都相顾失色,希尧却对两旁人说:“我平生所作所为光明正大,上天有眼,难道会不保佑吗!你们只须把希望寄托到我身上,必定平安无事。”言罢而风止,乃得顺利渡海。

【出典】:

旧五代史》卷128《周书十九·段希尧传》1691页:“天福中,稍迁右谏议大夫,寻命使于吴越。及乘舟汛海,风涛暴起,楫(jí集)师仆从皆相顾失色,希尧谓左右曰:‘吾平生履行,不欺暗室,昭昭天鉴,岂无祐乎!汝等但以吾为托,必当无患。’言讫而风止,乃获利涉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113:“五人相顾失色,悔饮其酒。”


偏正 彼此相看,脸上变色。形容惊骇、恐慌的情状。唐·司空图《唐宣州王公行状》:“江南雅自怯,独幸北军以为援,及闻涓败,~。”张鼎承等《闽西三年游击战争》:“后一种支部的领导成分多系中农,对1935年的惊涛骇浪,他们是~。”△多用于描写情状。也作“相视失色。”


【词语相顾失色】  成语:相顾失色汉语词典:相顾失色

猜你喜欢

  • 祝鲠人

    源见“祝哽祝噎”。指老人。鲠,通“哽”。宋陆游《秋感》诗:“渔家那有悬车地,蔬食何施祝鲠人?”

  • 一鹗

    《汉书.邹阳传》:“(邹阳上书谏吴王云)臣闻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。”鹗是像雕一类的猛禽。邹阳上书谏吴王时,把普通的百鸟和鹗相对比,旨在说明人杰的超群作用。后因用以比喻超凡出众的人。唐.方干《寄于少监》:

  • 牛祸

    《汉书.文三王传.梁孝王传》:“梁孝王武以孝文二年与太原王参、梁王揖同日立。……三十五年冬,复入朝。上疏欲留,上弗许。归国,意忽忽不乐。北猎梁山,有献牛,足上出背上,孝王恶之。六月中,病热,六日薨。”

  • 申甫

    《诗经.大雅.嵩高》:“维申及甫,维周之翰。”东汉.郑玄笺:“申,申伯也。甫,甫侯也。皆以贤知入为周之桢干之臣。”《诗经.大雅.烝民》:“天监有周,昭假于下。保兹天子,生仲山甫。”申伯和甫侯都是周朝的

  • 廊庙之具

    《三国志.蜀书.许靖等传赞》:“许靖夙有名誉,既以笃厚为称,又以人物为意,虽行事举动,未悉允当,蒋济以为‘大较廊庙器’也。”廊庙,朝廷。三国蜀人许靖,被蒋济赞誉为“大较廊庙器”。后遂用为咏治国安邦之才

  • 凤箫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指升仙的弄玉。南朝 梁何逊《七召.神仙》:“接鹄驭于后乘,追凤箫于前侣。”亦指箫或优美的箫声。后蜀顾夐《遐方怨》词:“凤箫歇,镜尘生。辽塞音书绝,梦魂长暗惊。”宋 吕渭老《好事近》词:“

  • 韩众白鹿

    《楚辞》战国楚.屈原《远游》:“奇傅说之托辰星兮,羡韩众之得一。”宋.洪兴祖补注引《列仙传》:“齐人韩终(即韩众)为王采药,王不肯服,终自服之,遂得仙也。”晋.葛洪《神仙传.刘根传》:“根曰:‘吾昔入

  • 驯羽

    同“驯雉”。南朝 梁江淹《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》:“至乃曳组河县,蔑驯羽之化;鸣环京毂,谢批鳞之政。”【词语驯羽】   汉语大词典:驯羽

  • 沾寒具

    源见“桓玄寒具油”。谓沾上食物的油污。形容观赏书画,小心珍爱。清唐孙华《和同年狄向涛太史园居》:“书画任摩挲,但勿沾寒具。”

  • 昼日三接

    源见“晋接”。形容深受宠爱与礼遇。明汪道昆《高唐梦》:“载笔摛词,当筵受简,叨陪昼日三接。”偏正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。形容深受重视,获得很高的礼遇。语出《易经·晋》:“康侯用锡马蕃庶,昼日三接。”孔颖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