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百发百中

百发百中

原指射箭技艺高超,每一次都能命中目标。后泛指料事有充分把握。公元前281年,秦国名将白起率兵攻魏。苏秦的弟弟苏厉对西周君说,打败韩魏之师,杀死魏将犀武,攻取赵国蔺、离石和祁三县之地,都是白起干的。现在他又攻魏。魏国如果失败,我们周王室也要跟着遭殃,不如设法制止他。于是见到白起,对他说,从前楚国将领养由基擅长射箭。百步之外能射中柳树叶子,而且百发百中。周围观看的人都为之喝彩。只有一个过路人说,他箭射得好,可以作我的徒弟了。养由基大怒道,人们都说我射技好,你却说可以当你的徒弟。你何不代我射上一箭?过路者说,我不能教你挽弓射箭,但你连续射而不休息,精疲力尽,一箭射不中,就会前功尽弃了。以前你率秦军已为秦国打了不少胜仗,现在你又要攻打魏国、韩国,如果稍有挫折,不是也象过路人说养由基那样,前功尽弃吗?

【出典】:

战国策·西周策》·《苏厉谓周君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;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左右皆曰善。有一人过曰,善射,可教射也矣。养由基曰,人皆曰善,子乃曰可教射,子何不代我射之也。客曰,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。夫射柳叶者,百发百中,而不已善息,少焉气力倦,弓拨矢钩,一发不中,前功尽矣。”

【例句】:

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儒增》:“夫言其时射一杨叶中之,可也;言其百发而百中,增之也。”


并列 指善射。吴伯箫《猎户》:“老人是老打坡的,夜里能够百步以外打香火,那是名副其实的~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描写射术。→百步穿杨 弹不虚发。也作“百中百发”。


解释发:发射。形容射术高明,箭无虚发。也比喻料事如神,判断准确。

出处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,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

秦国名将白起连续打败了韩国、赵国,引起了诸侯和周王的恐慌。眼见白起又打算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,而大梁一旦被秦占领,附近的周王室就有危险,于是苏厉就对周王说:“白起现在如果攻打大梁,大梁一定不能保全,如果大梁被攻破,周王朝也就危险了,您应该阻止他。”周王认为他说得有理,就派他前去游说白起。

苏厉见到白起,对他说:“楚国有个人叫养由基,擅长射箭,在百步开外射柳叶,能够百发百中,大家都认为他箭术高超。有一个过路的人说:‘射得不错,但是我还可以教给你有关射箭的知识。’养由基说:‘大家都说射得好,你却说还可以教我,你为何不也来射两箭试试?’过路客说:‘我不能教给你左手举弓右手开弓的具体技巧,但是我可以告诉你,即使能百发百中地射中柳叶,但如果不善于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歇息,过一阵力气疲倦,弓身不正,箭头卷曲,若一箭射出而不中,前面的功劳就全都白费了!’现在您打败了韩、赵,杀死了他们的大将,夺取了许多城池,您的功劳已很多。现在您又率领秦兵出塞,经过周王的土地去攻打大梁,如果进攻不胜,以前的战功全都白费了!您还不如称病,待在家里不出来。”

近义箭无虚发

反义不着边际

例句

他进入国家射击队还不到两年,就练就了一手百发百中的好枪法。


【词语百发百中】  成语:百发百中汉语词典:百发百中

猜你喜欢

  • 蘧大夫知非之年

    源见“蘧瑗知非”。指五十岁。清胡介《复龚中丞定山书》:“介与定山去蘧大夫知非之年,止三四岁矣,亦当思一闲着,求一退步。”

  • 挂冠神武

    同“挂冠”。宋陆游《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怀》诗:“挂冠神武莫踌躇,家具何妨载鹿车。”【词语挂冠神武】  成语:挂冠神武汉语大词典:挂冠神武

  • 易箦

    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曾子寝疾(卧病),病(古人称病危为病),乐正子春坐于床下,曾元、曾申坐于足,童子隅坐而执烛(子春是曾参的弟子,元、申是参之子)。童子曰:‘华而睆(华美而光亮)!大夫之箦(zé竹席)

  • 不贪宝

    同“不贪为宝”。宋苏轼《梦中作寄朱行中》诗:“至今不贪宝,凛然照尘寰。”

  • 罗浮魂

    源见“罗浮梦”。指梅花。元岑安卿《次韩明善推篷图》:“江南烟雨正愁绝,一枝唤醒罗浮魂。”

  • 渊明径

    源见“陶潜三径”。指隐居家园。宋葛胜仲《鹧鸪天.九月十三日携家游夏氏林亭燕集作并送汤》词:“且渊明径,子遒舫,仲宣楼。”

  • 龙泉剑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雷焕在丰城狱掘出的宝剑之一。比喻杰出的人才。唐宋之问《送杜审言》诗:“可惜龙泉剑,流落在丰城。”

  • 若臂之使指

    见〔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〕。

  • 斧斤以时入山林

    斤:斧的一种。 砍伐树术要有一定的时间。 表示要爱惜物力。语出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士不造无用,雕文不粥干市。斧斤以时入山林。”

  • 鸱夷子

    《史记》卷四十一《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范蠡事越王勾践,既苦身戮力,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,竟灭吴……范蠡以为大名之下,难以久居……乃装其轻宝珠玉,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,终不反……范蠡浮海出齐,变姓名,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