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白云亲舍

白云亲舍

比喻客居在外对亲人的思念。亦作“白云孤飞”、“望云之情”。出自唐狄仁杰的事迹。参见“斗南一人”条。史载狄仁杰任并州法曹参军时,父母居住在河阳(今河南孟县附近)。一次登太行山,回头向河阳方向看望,见天空飘着一朵白云,便对身旁的人说:“我的亲人就住在那片白云下面。”并怅然不舍地望了很久,直到白云移去才罢。后人遂将此事概括为“白云亲舍”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115《狄仁杰传》4207页:“亲在河阳,仁杰登太行山,反顾,见白云孤飞,谓左右曰:‘吾亲舍其下。’瞻怅久之,云移乃得去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急难》:“白云亲舍,俺孤影旧梅梢,道香魂恁寂寥,怎知魂向你柳枝销。” 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:“今母老矣,白云亲舍,言之黯然,故出具文书,告请终养。” 清·唐孙华《送郁庭望学博之任通州》:“最喜白云亲舍近,板舆兴至得时乘。” 清·唐孙华《送同年冯敬南之任苍梧》:“白云路远思亲舍,斑竹林多酹舜坟。” 近代·秋瑾《临江仙(题李艺垣〈慕荣堂集〉)》:“南望白云亲舍在,故乡回首凄凄。”


见“白云孤飞”。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百里~近,不得斑衣效老菜。”


【典源】 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》卷六:“ (阎立本) 特荐 (狄仁杰) 为并州法曹。其亲在河阳别业,仁杰赴任,于并州登太行,南望白云孤飞,谓左右曰:‘吾亲所居,近此云下!’悲泣,伫立久之,候云移乃行。”《新唐书·狄仁杰传》后作“见白云孤飞,谓左右曰:‘吾亲舍其下。’瞻怅久之,云移乃得云。”《旧唐书·狄仁杰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唐代狄仁杰曾被阎立本荐为并州法曹,当时他父母住在河阳。狄仁杰赴任,在并州登上太行山,遥望南方见白云一朵在飘动,对左右从人说:“我的父母就住在这云下面。”不禁哭泣,直到白云飘走才离云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形容客居在外,思念家乡亲人。

【典形】 白云亲舍、白云行处、亲舍云、思亲舍、望云人、乡共白云连、心逐白云、望断白云、身在白云边、白云迷故乡、举目白云。

【示例】

〔白云亲舍〕 清·唐孙华《送郁庭望学博之任通州》:“最喜白云亲舍近,板舆兴至得时乘。”

〔白云行处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寅庵》:“白云行处应垂泪,黄犬归时早寄书。”

〔亲舍云〕元·龚《次韵郑佥事》:“亲舍云飞千里白,客篷雨涨一川黄。”

〔思亲舍〕 清·唐孙华《送同年冯敬南之任苍梧》:“白云路远思亲舍,斑竹林多酹舜坟。”

〔望云人〕宋·苏轼《和文与可·望云楼》:“出本无心归亦好,白云还似望云人。”

〔乡共白云连〕 唐·卢照邻《送幽州陈参军赴任》:“人同黄鹤远,乡共白云连。”

[心逐白云] 宋·朱淑真《春日书怀》:“高楼惆怅凭阑久,心逐白云南向浮。”


【词语白云亲舍】  成语:白云亲舍汉语词典:白云亲舍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翁

    源见“文翁化俗”。借以称美重视文教的地方长官。宋范仲淹《和并州郑宣徽见寄》:“向此行春无限乐,却惭何道继文翁。”宋胡铨《朝中措.黄守座上用六一先生韵》词:“多情太守,三千珠履,二肆歌钟。日下即归黄霸,

  • 垂天之云

    参见:垂天翼偏正 天边的大片云块。也形容密云遮天的样子。清·何绍基《飞云岩》:“~向空布,来为人间沛甘澍。”△多用于描写云块。【词语垂天之云】  成语:垂天之云

  • 竹马拜迎

    同“竹马交迎”。唐李白《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》诗:“竹马数小儿,拜迎白鹿前。”

  • 写黄庭

    源见“换鹅书”。指学习高妙的书技。元揭傒斯《武冈扶丘山紫府》诗:“不求逸少写《黄庭》,欲逐浮丘揽香袂。”

  • 泪堕片石

    源见“堕泪碑”。形容对有德政者的怀念。北周庾信《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》:“泪堕片石,剑挂孤松,清徽令范,千载馀踪。”

  • 饮泉清节

    源见“酌贪泉”。指廉正清白的节操。明刘基《分赃台》诗:“突兀高台累土成,人言暴客此分赢。饮泉清节今寥落,可但梁山独擅名。”并列 据《晋书·良吏传·吴隐之》载:“隆安中,吴为广州刺史,经石门。该地有水名

  • 乘竹杖

    源见“杖化龙”。指仙游。唐顾况《送李道士》诗:“羡君乘竹杖,辞我隐桃花。”

  • 连理

    同“连理枝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二六回:“便是我替姐姐打算,四海虽大,九州虽广,你除玉郎一人之外,也断合第二个结不得连理。”【词语连理】   汉语大词典:连理

  • 本初拟肘

    参见:拟肘

  • 字惸孤

    参见:氾毓字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