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生刍一束

生刍一束

同“生刍”。清方文《谢皋羽恸哭西台》诗:“严子滩头风雪飘,生刍一束蓟门遥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袁宏《后汉纪》卷二十三:“ (郭泰) 后遭母丧,过于哀,徐孺子荷担来吊,以生刍一束顿庐前,即唁而退。或问:‘此谁也?’林宗曰:‘南州高士徐孺子者,其人诸生,吾不堪其喻也。’”《后汉书·徐稚传》:“及 (郭) 林宗有母忧,(徐) 稚往吊之,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。众怪,不知其故。林宗曰:‘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。《诗》不云乎:“生刍一束,其人如玉。”吾无德以堪之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后汉郭泰 (字林宗) 母亲去世,徐稚 (字孺子) 前去吊唁,他只在墓前放置一束刍草便离去。众人奇怪,不知是什么意思。郭泰说:“他是南州高士徐孺子。他这样做,是取《诗经》 中诗句‘生刍一束,其人如玉’之意,我无德行,配不上这种赞美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吊祭先辈、友人等,表示赞誉死者德行。

【典形】 奠生刍、生刍、生刍吊故人、生刍人、生刍一束、束刍。

【示例】

〔奠生刍〕 宋·黄庭坚《韩献肃公挽诗》:“空令湖海士,愁绝奠生刍。”

〔生刍〕 宋·苏轼《王中甫哀辞》:“生刍不独比前人,束藁端能废谢鲲。”

〔生刍吊故人〕 清·钱谦益《王店吊李玄白》:“穷思挂剑酬知己,老畏生刍吊故人。”

〔生刍人〕 南朝梁·吴均《赠周兴嗣》:“愿持江南蕙,以赠生刍人。”

〔生刍一束〕 宋·王安石《和宋大博服除》:“生刍一束他年阙,伐木相求此地新。”

〔束刍〕 明·高启《悼顾宜人》:“束刍何处吊,衰草暮江边。”


【词语生刍一束】  成语:生刍一束汉语词典:生刍一束

猜你喜欢

  • 旧青毡

    同“青毡故物”。唐杜甫《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》诗:“晨朝降白露,遥忆旧青毡。”

  • 梦棹郎

    《汉书.邓通传》:“邓通,蜀郡 南安人也。以濯船为黄头郎。文帝尝梦欲上天,不能,有一黄头郎推上天,顾见其衣尻带后穿。觉而之渐台,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,见邓通,其衣后穿,梦中所见也。召问其名姓,姓邓,名通

  • 卞泣

    同“卞和泣玉”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诸贤渡江》:“君门远,冯歌卞泣,泪向暗中零。”【词语卞泣】   汉语大词典:卞泣

  • 玉尺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术解》:“后有一田父耕于野,得周时玉尺,便是天下正尺。荀试以较己所治钟鼓金石丝竹,皆觉短一黍,于是服阮神识。”后因以“玉尺”借指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。唐李白《上清宝鼎诗》

  • 西爽

    同“西山爽气”。宋李曾伯《避暑赋》:“拄西爽之笏,揖南熏之琴。”【词语西爽】   汉语大词典:西爽

  • 鸢肩

    同“鸢肩火色”。明高启《赠冠军》诗:“相君本鸢肩,岂是沉沦者。”【词语鸢肩】   汉语大词典:鸢肩

  • 木梗

    源见“土偶桃梗”。喻指漂荡无定的人或物。北周庾信《和张侍中述怀》:“漂流从木梗,风卷随秋箨。”唐元稹《代曲江老人百韵》:“木梗随波荡,桃源?隐沦。”【词语木梗】   汉语大词典:木梗

  • 化鹏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,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,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。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,海运(注:一说为海水沸涌;另说,运即运行,海运指在海上运行)则将

  • 台中妙

    源见“一台二妙”。赞美才艺负有盛名之人。唐钱起《送马员外拜官觐省》诗:“笔精已许台中妙,剑术还令世上闻。”

  • 宝月诗

    南朝.梁.钟嵘《诗品》卷下:齐释宝月“亦有清句,《行路难》,是东阳柴廓所造,宝月尝憩其家,会廓亡,因窃而有之。”《乐府诗集》卷四十八《估客乐》解题:“《古今乐录》曰:‘《估客乐》者,齐武帝之所制也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