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:同“墟”,指所居的地方。喻人局限于一隅,见闻狭隘。《庄子.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,拘于虚也。”【词语拘虚】 汉语大词典:拘虚
源见“陈宝雄”。戏称报晓的雄鸡。唐李商隐《西南行却寄相送者》诗:“明朝惊破还乡梦,定是陈仓碧宝鸡。”
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指县令上任或离去。宋刘克庄《送薛明府》诗:“只恐凫飞后,民间事事新。”【词语凫飞】 汉语大词典:凫飞
《太平广记》卷二〇二《朱桃椎》:“朱桃椎,蜀人也。澹泊无为,隐居不仕,披裘带索,沈浮人间。……织芒屐,置之於路。见者皆曰:朱居士之屩也。为鬻取米。置之本处,桃椎至夕取之,终不见人。”唐.蜀人朱桃椎,为
源见“赫斯”。谓盛怒。汉王粲《从军》诗之一:“相公征关右,赫怒震天威。一举灭獯虏,再举服羌夷。”【词语赫怒】 汉语大词典:赫怒
《庄子.大宗师》:“许由曰:‘而奚为轵?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,而劓汝以是非矣,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?’意而子曰:‘…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,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?’”黥:刺面。劓:割鼻
《晋书.王羲之传》附王献之:“献之字子敬。……工草隶,善丹青。……桓温尝使书扇,笔误落,因画作乌駮牸牛(駮,音bó,黑白杂色),甚妙。”晋.王献之为桓温书扇时,笔误落墨,便就其势画为一母牛,甚妙。后因
源见“留侯慕赤松”。泛指功成身退,辞官归隐。唐许浑《贺少师相公致政》诗:“门临二室 留侯隐,掸依三川越相归。”
源见“两部鼓吹”。指蛙鸣。宋张孝祥《东坡》诗:“暗井蛙成部,荒祠鸟作巢。”
怏怏:因心怀不满而郁郁不乐。一作“鞅鞅”。少主:年幼的国君。 古代指不利于幼主的权臣。语出《史记.绛侯世家》:“条侯(周亚夫)因趋出,景帝以目送之曰:‘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。’”宋.王明清《挥麈余话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