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独占鳌头

独占鳌头

清.洪亮吉《北江诗话》卷三:“胪传(科举制度下,殿试后,皇帝传旨召见新考中的进士,依次唱名传呼,叫“胪传”,也叫“胪唱”)毕,赞礼官引东班状元、西班榜眼二人,前趋至殿陛下,迎殿试榜。抵陛,则状元稍前进,立中陛石上,石正中镌升龙及巨鳌,盖禁跸出入所由,即古所谓螭头矣,俗语所本以此。”

科举制度下,称殿试一甲头名状元及第为“独占鳌头”。旧时亦泛称在各种竞赛中获第一名为“独占鳌头”。

宋.释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二:“座主登庸归凤阁,门生批诏立鳌头。”


述宾 原指状元及第。现喻考试得第一。语本清·洪亮吉《北江诗话》:“俗语谓状元独占鳌头,非尽无稽,胪传毕,赞礼官引东班状元,西班榜眼两人,前趋至殿陛下,迎殿试榜。抵陛则状元稍前进,立中陛石上。正中镌升龙及巨鳌,盖禁跸出入所由,即古所谓螭头矣。”吴翼民《戏在高潮处》:“陈璐外形美,~,这使居苇倾心,但更使他倾心的是陈璐独具着压倒一切的优势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形容第一。→名列前茅 首屈一指 状元及第 无出其右 ↔名落孙山。也作“鳌头独占”。


古称及第之状元为 “独占鳌头”。何以谓此?

科举时代,举人考进士被录取者分为三甲,一甲进士谓之进士及第,二甲谓之进士出身,三甲称为赐同进士出身。一甲进士头三名为状元、榜眼、探花。

清·洪亮吉 《北江诗话》卷三记载,发榜时,传胪宣布及第状元、榜眼、探花等人名单,赞礼官便引领东班状元、西班榜眼二人,前趋至殿陛下迎殿试榜。到了皇宫台阶后,状元便稍上前,站在中间台阶石上,而石上正中则镌刻有升龙及巨鳌 ( 大海龟或大鳖) ,状元站在那里 ( 鳌头位置) ,因称 “独占鳌头”。

后世竞赛中第一名获得者亦以此语相称。


【词语独占鳌头】  成语:独占鳌头汉语词典:独占鳌头

猜你喜欢

  • 揽澄清辔

    同“揽辔澄清”。宋 向子?《南歌子》词:“喜揽澄清辔,能同载酒船。相逢忽谩别经年。”

  • 喋血

    形容血流遍地。《汉书.文帝纪》:“今已诛诸吕,新喋血京师。”颜师古注:“喋当作‘蹀’,蹀,谓履涉之耳。”意思是流血满地,因此要踏着血行走。又作“啑血”,义同。【词语喋血】   汉语大词典:喋血

  • 射工矢

    源见“含沙射影”。比喻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。梁启超《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》:“青天大白日,横注射工矢。”

  • 成算

    已定的计划。出自唐太宗李世民的事迹。李世民见“济世安民”条。武德元年(618年)九月,李世民在率兵征讨薛仁杲时,因对敌情的分析符合实际,采取的策略正确,取得了胜利。当诸将问他取胜的原因时,他在做了解释

  • 许散愁

    《北齐书.废帝纪》载:许散愁“自少不登娈童之床,不入季女之室”。后因以“许散愁”指贞男。清唐孙华《维扬舟中作》诗之四:“生来不作樊川梦,直是当年许散愁。”【词语许散愁】   汉语大词典:许散愁

  • 臭腐化为神奇,神奇化为臭腐

    陈旧腐朽的东西变为神妙奇特的东西,神妙奇特的东西变为陈旧腐朽的东西。 表示对立的事物相互转化。语出《庄子,知北游》:“故万物一也,是其所美者为神奇,其所恶者为臭腐。臭腐复化为神奇,神奇复化为臭腐。”

  • 鼓瑟齐门

    源见“抱瑟不吹竽”。喻才能不被赏识。明 无心子《金雀记.进谒》:“才到长安京都,欲为观国之宾。鲰生若也逢昌运,敢言鼓瑟齐门。”

  • 参军语带蛮

    源见“蛮语参军”。用以形容幼儿语言的稚气。清顾翰《南乡子.调两幼女》词:“却似婴哥初剪舌,关关,也学参军语带蛮。”

  • 花满县

    同“花县”。宋辛弃疾《水调歌头.和赵景明知县韵》词:“君要花满县,桃李趁时栽。”【词语花满县】   汉语大词典:花满县

  • 卖爵鬻官

    同“卖官鬻爵”。清 洪昇《长生殿.权哄》:“还说不朦蔽,你卖爵鬻官多少?贪财货竭脂膏。”见“卖官鬻爵”。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权哄》:“还说不朦蔽,你~多少? 贪财货竭脂膏。”【词语卖爵鬻官】  成语: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