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灞桥诗思

灞桥诗思

源见“骑驴索句”。指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唤起诗情,写出佳作。清王摅《咏雪次东坡韵》:“闻道灞桥诗思好,朔风驴背手频叉。”


【典源】 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 卷七:“唐相国郑綮,虽有诗名,……或曰:‘相国近有新诗否?’对曰:‘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,此处何以得之?’盖言平生苦心也。”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卷六十五引《古今诗话》亦载。明·程羽文《诗本事》:“诗思: 孟浩然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相国郑綮喜欢写诗,有人问他:“相国近来写有新诗吗?”郑綮回答:“我的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,在这里怎么会有诗兴?”表达了他平生作诗的苦心。灞桥本作霸桥,在今陕西长安县东。古时送客至此,折柳赠别。又记为唐代孟浩然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在真实情景下,文思奔涌,写出佳作。

【典形】 灞桥风雪、灞桥驴背、灞桥诗句、灞桥诗思、驴背无诗思、觅句灞桥、骑驴索句、桥边得句、诗情似灞桥、雪中骑驴、吟风雪、驴背诗肩、骑驴吟灞上、骑驴上灞桥、诗情灞桥生、诗兴属骑驴、诗在驴背上、蹇驴灞桥、雪里骑驴、风雪灞桥。

【示例】

[灞桥风雪] 宋·陆游《巴东遇小雨》:“从今诗在巴东县,不属灞桥风雪中。”

〔灞桥诗句〕 元·王行《如梦今·题雪景便面》:“满眼落花飞絮,回首琼林玉树。驴背是何人?得了灞桥诗句。”

〔灞桥诗思〕 清·王摅《咏雪次东坡韵》:“闻道灞桥诗思好,朔风驴背手频叉。”

〔驴背无诗思〕 明·高启《为石城朱氏题梅雪轩》:“年来驴背无诗思,醉踏尘埃空自愁。”

〔觅句灞桥〕 宋·陆游《作梦》:“结茅杜曲桑麻地,觅句灞桥风雪天。”

〔骑驴索句〕 宋·范成大《北门覆舟山道中》:“骑驴索句当年事,岁暮骚人不自聊。”

〔桥边得句〕 宋·范成大《李子永赴潥水过吴访别》:“犯寒书剑出春萝,风雪桥边得句多。”

〔诗情似灞桥〕 宋·陆游《秋夜》:“老来万事浑非昔,惟有诗情似灞桥。”

〔雪中骑驴〕 宋·苏轼《赠写真何充秀才》:“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,皱眉吟诗肩耸山。”

〔吟风雪〕 清·程光贞 《蹇驴行》:“只宜骑汝霸桥边,高耸诗肩吟风雪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吹篪婢

    同“吹篪老妪”。清陈维崧《念奴娇.祖园与玉峰徐孚若话旧回》词:“拚取僧院听钟,歌楼持钵,老作吹篪婢。”

  • 桂玉一炊

    源见“食玉炊桂”。形容物价昂贵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张秘校喜雪》:“琼瑶万里酒增价,桂玉一炊人少钱。”

  • 驴券

    同“博士买驴”。清黄遵宪《杂感》诗:“狗曲出何经?驴券书博士。所用非所习,祗以丛骂詈。”【词语驴券】   汉语大词典:驴券

  • 滞涸

    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谓如涸辙之鱼,不能动弹。喻指窘困。《后汉书.李固传》:“左右党进者,日有迁拜,守死善道者,滞涸穷路,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。”李贤注:“滞涸穷路,以鱼为喻也。”亦指窘困之境。宋曾巩《乞登

  • 卢充幽婚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六《崔少府墓》:“卢充者,范阳人。家西三十里,有崔少府墓。”卢充射猎逐麞,入崔少府墓,遂与崔女成婚,生子。充携子归家,众以为怪异。后充入市卖崔女所赠金碗,被崔女姨母的家婢发现,回

  • 昆吾锋

    源见“昆吾”。喻指杰出人物。唐李华《寄赵七侍御》诗:“纬卿陷非罪,折我昆吾锋。”【词语昆吾锋】   汉语大词典:昆吾锋

  • 以叔援嫂

    《孟子.离娄上》:“淳于髡曰:‘男女授受不亲,礼与?’孟子曰:‘礼也。’曰:“嫂溺,则援之以手乎?’曰:‘嫂溺不援,是豺狼也。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;嫂溺援之以手者,权也。”后以“以叔援嫂”谓权宜行事。明

  • 噬肤之恩

    犹至亲骨肉之恩。《易.噬嗑.九二》:“噬肤灭鼻。”《汉书.董贤传》:“上册免大司马丁明,曰:‘有司致法将军请狱治,朕惟噬肤之恩未忍。’”噬( ㄕˋ shì 逝):咬:噬肤:犹切肤,形容关系密切。上

  • 彭泽柳

    源见“陶潜柳”。借以咏隐士。晋陶潜曾为彭泽县令。宋 陈德武《西江月.咏雪三调》词之一:“瘦损穷彭泽柳,禁持杀傅岩梅。”

  • 理院鹊巢

    法院树上有乌鹊的巢,喻法院里没有讼狱之事。明代丘浚《大学衍义补.慎刑》:“开元二十五年,大理少卿奏:“今岁天下断死刑五十八人,大理狱院由来相传,杀气太盛,乌雀不栖。今有鹊巢其树,百官以为几致刑措,上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