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毛发森竖

毛发森竖

形容极端惊恐的样子。又作“毛发倒竖”,“毛骨森竖”。见唐李德裕之事迹。李德裕(787-849年),字文饶。赵郡(今河北赵县)人。唐元和宰相李吉甫子,以门荫入仕。历任浙西观察使、西川节度使等。唐武宗会昌年间为相。他曾提出抑制藩镇、整顿吏治、废除佛寺等一系列主张。执政期间颇有政绩,威名独重于时。但武宗去世后,却不能得到唐宣宗的信任。史载,宣宗即位时,德裕奉册太极殿。典礼结束后,宣宗便对左右的人说道:“刚才举行典礼时靠近我的那个人,是不是太尉?每看我一下,都使我感到毛发森竖。”后来李德裕被贬为崖州司户,死于贬所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180《李德裕传》5341页:“宣宗即位,德裕奉册太极殿。帝退谓左右曰:‘向行事近我者,非太尉邪?每顾我,毛发为森竖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岳珂《桯史·馆娃浯溪》:“余忽心动,毛发森竖,乃迹故步,还至水浒;削台读碑,慷慨吊古。”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40卷:“沈鍊每日间与地方人等,讲论忠孝大节,及古来忠臣义士的故事。说到关心处,有时毛发倒竖,拍案大叫;有时悲歌长叹,涕泪交流。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王者》:“暇时闲步,至第后,见一园亭,入涉之。老松翳日,细草如毡。数转廊榭,又一高亭,历阶而入,见壁上挂人皮数张,五官俱备,腥气流熏。不觉毛骨森竖,疾退归舍。”


见“毛发倒竖”。宋·岳珂《桯史·馆娃浯溪》:“余忽心动,~,乃迹故步,还至水浒,削苔读碑,慷慨吊古。”


【词语毛发森竖】  成语:毛发森竖汉语词典:毛发森竖

猜你喜欢

  • 锦步障

    《世说新语.侈汰》:“君夫(王恺)作紫丝布障碧绫裹四十里,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。”晋朝富豪石崇和王恺两家斗富,用质量好的丝布、碧绫步障表示豪华气派,石作五十里,王作四十里。后遂用为奢侈斗富之典。唐

  • 小邑烹鲜

    源见“烹小鲜”。谓从小地方锻炼治政才能。唐李颀《赠别穆元林》诗:“彼乡有令弟,小邑试烹鲜。”

  • 葛巾湿

    同“葛巾漉酒”。宋陆游《草堂》诗:“漉残醅瓮葛巾湿,插遍野梅纱帽香。”

  • 向秀心

    同“向笛悲”。清徐夔《闻笛有忆》诗:“谁将清夜桓伊笛,吹入山阳向秀心?”

  • 书剑

    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项籍少时学书不成,去学剑,又不成,项梁怒之。籍曰:‘书,足以记姓名而已;剑,一人敌,不足学。学万人敌。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,籍大喜,略知其意,又不肯竟学。”项羽从小胸有抱负,气度不

  • 是乃仁术

    仁术:原指施行仁政的策略。后亦指医术。 这是施行仁政的策略。语出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无伤也,是乃仁术也。”也用以称颂高明的医术。清.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二〇回:“什么‘妙手回春’,什么‘是乃仁术’

  • 周菹楚芰

    《周礼.天官.醢人》:“馈食之豆,其实葵菹。”《国语.楚语上》:“屈到嗜芰。”韦昭注:“芰,菱也。”周地的腌菜和楚地的菱。后因以“周菹楚芰”指偏嗜之物。明李东阳《赠王提学云凤》诗:“周菹楚芰心自甘,持

  • 角巾归第

    同“角巾私第”。清毛奇龄《红桥酒散别曹明府》诗:“怀组入官本慷慨,角巾归第何优游。”【词语角巾归第】   汉语大词典:角巾归第

  • 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

    旧时形容勇于打抱不平的正义行动。语出元.杨显之《酷寒亭》楔子:“这个是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,则是误伤人命。”元.张国宾《合汗衫》四折:“自从那日张员外家赍发了我的盘缠,迭配沙门岛去。幸得彼处上司道我是个

  • 昭阳

    同“昭阳殿”。宋杨泽民《风流子.咏钱塘》词:“佳胜古钱塘。帝居丽、金屋对昭阳。”【词语昭阳】   汉语大词典:昭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