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梦笔生花

梦笔生花

五代后周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下《梦笔头生花》:“李太白少时,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。后天才赡逸,名闻天下。”

后因以“梦笔生花”比喻文人才思大进,著述琳琅。

元诗选》郭界《快雪斋集.赠笔工范君用》诗:“梦花不羡雕虫巧,试草曾供倚马忙。”这里“梦花”即用“梦笔生花”的典故。


述宾 梦见所用的笔头上生了花。后喻指文思俊逸,诗文佳美。语本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梦笔头上花》:“李太白少时,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,后天才赡逸,名闻天下。”清·得硕亭《草珠一串》:“帝京景物大无边,~写不全。时尚土风朝暮改,年年沧海变桑田。”△褒义。用于赞扬人的文才。→能诗会赋 嚼墨喷纸 涉笔成趣 ↔江郎才尽。也作“妙笔生花”。


【典源】 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:“李太白少时,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,后天才赡逸,名闻天下。”

【今译】 传说唐代李白少年时,曾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生出花来,以后文才宏富俊逸,名闻天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文笔华富俊逸;或形容文思精进。

【典形】 笔花、笔蕊千花、梦生花、生花笔、生花不律、五色花、梦里生花、笔尖花。

【示例】

〔笔花〕 清·郑燮《酬中书舍人方超然弟》:“笑我笔花枯已尽,半生冤枉作贫心。”

〔笔蕊千花〕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:“可笑一场闲话,破诗书万卷,笔蕊千花。”

〔梦生花〕 宋·张孝祥《鹧鸪天》:“忆昔彤庭望日华,匆匆枯笔梦生花。”

〔生花笔〕 清·黄鷟来 《冬日感怀》之四:“岩廊梦断生花笔、江汉风销蔽芾棠。”

〔生花不律〕 清·赵翼《慰蕺园下第》:“生花不律行将秃,弃甲于思忍复来。”

〔五色花〕 金·元好问《贺德卿王太医生子》:“岳莲尽发三峰秀,梦笔惊看五色花。”


【词语梦笔生花】  成语:梦笔生花汉语词典:梦笔生花

猜你喜欢

  • 竞病

    《南史.曹景宗传》载:南朝梁.曹景宗大破魏将杨大眼于淮水,振旅凯旋。武帝在华光殿为他设宴庆功。宴饮间,群臣联句,令沈约赋诗。至景宗,韵已用尽,惟余“竞”、“病”二字。景宗操笔立成一诗:“去时儿女悲,归

  • 三请诸葛亮

    源见“三顾茅庐”。比喻再三敦请或形容非常难请。柳杞《好年胜景》:“四喜讲完一段长长的过去,叹息着说:‘请我妈下山,比三请诸葛亮还困难咧。’”【词语三请诸葛亮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请诸葛亮

  • 唾手可取

    唾手:往手上吐唾沫。比喻不费任何力气,轻易就可达到目的。又作“唾手可得”、“垂手可得”。出自唐褚遂良之语。褚遂良的事迹见“飞鸟依人”条。他曾谏阻唐太宗征高丽,未被接受,便上言道:高丽之地,殊裔绝域。不

  • 从长计议

    《左传.僖公四年》:“卜人曰:‘筮短龟长,不如从长。’”本指从长而定。后指不急于作出决定或慢慢地设法解决。元李行道《灰阑记》楔子:“且待女孩儿到来,慢慢的与他从长计议,有何不可?”偏正 本指从长而定。

  • 镊白

    《南史.齐本纪下》:“废帝郁林王……时年五岁,床前戏。高帝方令左右拔白发,问之曰:‘儿言我谁耶?’答曰:‘太翁。’高帝笑谓左右曰:‘岂有为人作曾祖而拔白发者乎。’即掷镜、镊。”南朝齐高帝,曾拔白发,正

  • 雪案

    源见“孙康映雪”。形容刻苦攻读。明无名氏《张于湖误宿女真观》二折:“小生姓潘名必正,本贯和州 溧阳人也。平生以儒为业,萤窗苦志,雪案劳心。”【词语雪案】   汉语大词典:雪案

  • 得意扬扬

    扬扬:得意的样子。此典指晏婴的车夫因为能为他驾驶马车而表现得意的样子,甚为满意。晏婴(?——前500年),字平仲,夷维(今山东高密)人。齐灵公二十六年(前556年),他父亲晏弱死后,晏婴继任为齐卿,历

  • 下笔言语妙天下

    形容文辞精妙无比。语出《汉书.贾捐之传》:“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。”明.谭元春《大座主李翰林公帐序》:“吾师为史官,下笔言语妙天下,浩浩乎如泉之落山而不欲以文人自居。”清.汪琬《雄雉斋选集序》:“顾子年

  • 箧中书

    ①谤书一箧【词语箧中书】   汉语大词典:箧中书

  • 防意如城,守口如瓶

    佛家语。意谓欲念要严加防范,就象守城防敌一样;说话要非常慎重,就象塞紧瓶口一样。 表示要摒除杂念,谨慎出言。语出唐.道世《诸经要集.择交部.惩过》引《维摩经》:“防意如城,守口如瓶。”宋.周密《癸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