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柿叶学书

柿叶学书

用柿叶代纸来练习书法。形容刻苦钻研的精神。出自唐郑虔事迹。参见“郑虔三绝”条。史载郑虔非常爱好书法,但却苦于无纸。听说慈恩寺中贮藏着好几间屋子的柿叶,便每天到那里用柿叶来练习写字,后来把这些柿叶都写完了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202《文艺中·郑虔传》5766页:“虔善图山水,好书,常苦无纸,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,遂往日取叶肄书,岁久殆遍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孙莘老寄墨》之三:“瓦池研灶煤,苇管书柿叶。” 明·徐渭《答赠盛君时饮朝天宫道院》:“柿叶学书才不短,杏花插鬓意何长。” 清·唐孙华《次韵黄忍庵宫赞病中杂咏》:“柿叶书多忘笑倦,松花酒熟看杯巡。”


【典源】 唐·李绅《尚书故实》:“郑广文学书而病无纸,知慈恩寺有柿叶数间屋,遂借僧房居止,日取红叶学书,岁久殆遍。”《新唐书·郑虔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唐代郑虔多才多艺,为广文馆博士。他喜好书法却苦于无纸,听说慈恩寺存有数间房屋的柿叶,便到寺中借房居住,每天取柿叶习字,久之将柿叶都写完了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形容勤苦钻研书法。

【典形】 柿叶书、柿叶学书、书柿叶、书叶、写残霜叶、写破梧桐叶、柿叶堪书、红叶闭门书。

【示例】

〔柿叶书〕 清·唐孙华《次韵黄忍庵宫赞病中杂咏》:“柿叶书多忘笑倦,松花酒熟看杯巡。”

〔柿叶学书〕 明·徐渭《答赠盛君时饮朝天宫道院》:“柿叶学书才不短,杏花插鬓意何长。”

〔书柿叶〕 宋·苏轼《孙莘老寄墨》之三:“瓦池研灶煤,苇管书柿叶。”

〔书叶〕 唐 · 孟郊 《赠转运陆中丞》:“衣花野菡萏,书叶山梧桐。”

〔写残霜叶〕 明·高启《赠林泉民张梦辰》:“晓窗炊熟露葵紫,秋寺写残霜叶红。”

〔写破梧桐叶〕 清·黄鷟来《以诗代书与蔡绳武索笔》:“砚池淋漓墨光晔,直待写破梧桐叶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激扬清浊

    同“激浊扬清”。北周庾信《温汤碑》:“仁则涤荡埃氛,义则激扬清浊。”见“扬清激浊”。北周·庾信《温汤碑》:“仁则涤荡埃氛,义则~。”【词语激扬清浊】  成语:激扬清浊汉语大词典:激扬清浊

  • 明珠十斛

    参见:明珠买妾

  • 青娥偷药

    同“嫦娥窃药”。浦武《意难忘.暑夜》词:“青娥偷药怨,玉杵捣霜才。”

  • 杨朱泣路歧

    同“杨朱泣歧路”。唐李商隐《荆门西下》诗:“洞庭湖阔蛟龙恶,却羡杨朱泣路歧。”

  • 开天辟地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一引徐整《三五历纪》:“天地混沌如鸡子,盘古生其中,万八千岁,天地开辟,阳清为天,阴浊为地,盘古在其中。一日九变,神于天,圣于地,天日高一丈,地日厚一丈,盘古日长一丈,如此万八千岁,天数

  • 年长以倍,则父事之;十年以长,则兄事之

    比自己年长一倍的人,就待他像父亲一样;比自己年长十岁的人,就待他像哥哥一样。语出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年长以倍,则父事之;十年以长,则兄事之;五年以长,则肩随之。”明.天然痴叟《石点头.玉箫女再世玉环缘

  • 五木皆卢

    参见:呼卢喝雉

  • 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

    如果双方感情真挚,永不变心,难道要朝朝暮暮厮守在一起? 意谓坚贞不移的爱情,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。语出宋.秦观《鹊桥仙》:“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!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!”王朔、冯

  • 瓜熟蒂落

    比喻时间一到,条件成熟,就能顺利成功。清代翟灏《通俗编.草木》引《云笈七签》:“瓜熟蒂落,啐啄同时。”啐:试尝一下,辨别滋味。连动 瓜熟了,瓜蒂自然会脱落。比喻条件、时机一旦成熟,事情就能自然成功。宋

  • 安土恋本

    见“安土重迁”。《资治通鉴·齐明帝建武二年》:“(高闾上表)且~,人之常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