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染指

染指

左传.宣公四年》:“楚人献鼋(大鳖,又名团鱼)于郑灵公。公子宋(字子公)与子家(归生)将见。子公之食指动,以示子家,曰:‘他日我如此,必尝异味。’及入,宰夫(掌管膳食的小官吏)将解鼋(此指把熟鼋分解开,以便于食用),相视而笑。公问之,子家以告。及食大夫鼋,召子公而弗与也。子公怒,染指于鼎,尝之而出。”

后因以“染指”比喻沾取非所应得的利益。唐皮日休《酒中十咏.酒床》诗:“开眉既压后,染指偷尝处。”

“染指”又称“染鼋”。唐.黄滔《谢试官(代)》:“非敢染鼋,所希留马,干渎清严,下情不任湟惕屏营(惶惧的样子)之至。”(见《黄御史集》卷七)


染指”一语比喻占取非应得的利益。

春秋时期,楚国有人向郑灵公进献了肥美的甲鱼,郑灵公十分高兴,立即让厨师杀后烹食。这时,大夫宋子公用食指指着鼎里煮的甲鱼悄悄对大夫子家说: “以后我要是寻到这样的南国美味,一定好好品尝!”

甲鱼弄好以后,郑灵公请诸大夫尝鲜,唯独不叫十分想尝鲜的宋子公品尝。宋子公十分恼怒,也不顾君臣之礼,快步走到鼎旁,用食指蘸了一点鱼汤尝了尝,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。

后来,人们把宋子公的这种行为称作 “染指”,用以比喻占取不当得的利益之意。故事见于 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。


【词语染指】   汉语词典:染指

猜你喜欢

  • 射鲸

    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始皇梦与海神战,如人状。问占梦博士,曰:‘水神不可见,以大鱼蛟龙为候(征候)。今上祷祠捕巨鱼,具而自以候大鱼出射之。’自琅玡北至荣城山弗见,至之罘见巨鱼,射杀一鱼(即鲸鱼),遂

  • 长门掩

    同“长门深闭”。唐杜审言《赋得妾薄命》:“草绿长门掩,苔青永巷幽。”

  • 摸棱两可

    对问题的正反两面含糊其词,不明确表态,又写作“模棱两可”。比喻为人圆滑,不负责任。出自唐苏味道的事迹。苏味道(648-705年),赵州栾城(今河北栾城)人。进士及第。延载元年(694年)曾任宰相,但第

  • 武王梦

    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。指帝王求得贤相。闽徐夤《东归题屋壁》诗:“见说 武王天上梦,无情曾与傅岩通。”

  • 梦槐

    同“梦槐安”。宋范成大《除夜书怀》诗:“床头新历日,衣上旧尘埃。摇落何堪柳,纷纭各梦槐。隙光能几许,世事剧悠哉!”

  • 安用毛锥

    《旧五代史.史弘肇传》:“史弘肇,字化元,郑州滎泽人也……周太祖有镇邺之命,弘肇欲其兼领机枢之任,苏逢吉异其议,弘肇忿之。翌日,因窦贞固饮会,贵臣悉集,弘肇厉色举爵属周太祖曰:‘昨晨廷论,一何同异!今

  • 骢马郎

    同“骢马使”。唐岑参《送裴侍御赴岁入京》诗:“羡他骢马郎,元日谒明光。”【词语骢马郎】   汉语大词典:骢马郎

  • 壶里乾坤

    同“壶中天”。明杨慎《折桂令.道情》曲:“壶里乾坤,物外云林,平地烟霞,山水清音。”见“壶中日月”。明·朱有燉《神仙会》1折:“世间甲子管不得,~只自由。”【词语壶里乾坤】  成语:壶里乾坤汉语大词典

  • 穷途泪

    同“穷途恸哭”。唐骆宾王《早发诸暨》诗:“独掩穷途泪,长歌《行路难》。”

  • 四鸟

    源见“桓山之悲”。喻指别离之人。南朝梁元帝《遗武陵王诗》:“四鸟嗟长别,三声悲夜猿。”【词语四鸟】   汉语大词典:四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