棱( ㄌㄥˊ léng ):物体的边角或尖角。 筋骨瘦硬如秋天的鹰隼,字体刚健而中藏棱角。 原形容书法刚健有力。后也用以形容诗文。语出宋.苏轼《孙莘老求墨妙亭诗》:“颜公变法出新意,细筋入骨如秋
杼(zhù注):织布机上来回穿织的线梭子。此典指曾参母亲听到多次流言,也扔掉织布线梭子而逃避。后以此典比喻人言可畏。曾参(前505年——前436年),又称曾子,字子舆。鲁国南武城(今山东费县)人。孔子
源见“揆门相”。指内阁。清平步青《霞外攟屑.张文和公风鸢诗》:“文和久直揆枢,渥承恩遇。”【词语揆枢】 汉语大词典:揆枢
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。指君王求得贤臣的梦兆。北周庾信《武丁迎傅说赞》:“躬劳版筑,有弊韦衣。贤臣入梦,天赐无违。”
听:听凭、任凭。穿鼻:牛鼻子穿上绳子,以便于牵引。比喻一个人没有主见,听凭别人摆布。张弘策,字真简,范阳方城(今河南西南部,唐河上游)人,与梁武帝萧衍年辈相若,幼时一同嬉戏玩耍。后跟随梁武帝建功立业。
苏轼《祥符寺九曲观灯》诗“宝珠穿蚁闹连朝”王十朋集注引宋 赵次公曰:“小说载有以九曲宝珠欲穿而不得,问之孔子。孔子教之涂脂于线,使蚁通焉。”后因以“蚁穿珠九曲”比喻用智巧做好艰难的工作。宋陆游《游淳化
大笔一挥如风狂雨骤,诗句吟成使鬼神感泣。 形容诗才绝伦盖世,惊天地而泣鬼神。语出唐.杜甫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》:“昔年有狂客,号尔谪仙人。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。”元.无名氏《碧桃花》一折:“写的来银
源见“相濡以沫”。谓同处困境,互相救助。清钱谦益《祭姚母文夫人》:“镞砺道义,切磨文章,呴湿濡沫,蛩巨扶将。”又《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》:“余于赵氏祖子孙三世矣……菀枯盈虚,呴湿濡沫,未尝不相共也。”并
参见:老子著书
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指班婕妤的《怨歌行》。宋李宗谔《清风十韵》:“汾棹传歌远,班诗托兴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