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枉尺直寻

枉尺直寻

枉,屈;直,伸;寻,古代长度单位,八尺为寻。枉尺直寻,比喻在小节上不妨委曲一些,以求得较大的好处。孟子的学生陈代对他说,您不愿谒见诸侯,未免显得心地太狭小了吧!假如现在谒见他们,情况好了,可以实行仁政,帮助他们统一天下;即使不那么理想,也可以富国强兵,帮助他们称霸于世。况且以前的《志》书上说,受委曲不过一尺,而得伸直的却是八尺,相较之下,似乎还是应该干的。孟子回答说,委曲一尺,伸直八尺的话,只是从利益角度考虑问题,如果单从利益出发,那么只要能得利益,委屈八尺,伸直一尺也可以干吗?凡是放弃原则,枉曲自己的人,没有一个能把社会治理好的。

【出典】:

孟子·滕文公》下:“陈代曰:‘不见诸侯,宜若小然;今一见之,大则以王,小则以霸。且《志》曰:‘枉尺而直寻,宜若可为也。’孟子曰:‘……夫枉尺而直寻者,以利言也。如以利,则枉寻直尺而利,亦可为与?……枉己者,未有能直人者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枉尺直寻,议者讥之,盈欲亏志,孰云非羞?”


并列 枉,弯曲;直,伸直;寻,八尺。弯屈一尺而能伸直一寻。比喻在小地方让一下步,却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。语本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枉尺而直寻,宜若可为也。”《晋书·戴逵传》:“尚迷拟之然后动,议之然后言,固当先辩其趣舍之极,求其用心之本,识其~之旨,采其被褐怀玉之由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小有所损,大有所获。↔因小失大。 也作“尺枉寻直”。


【词语枉尺直寻】  成语:枉尺直寻汉语词典:枉尺直寻

猜你喜欢

  • 虎踞龙盘

    同“龙盘虎踞”。唐雍陶《河阴新城》诗:“高城新筑压长川,虎踞龙盘气色全。”毛泽东《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》诗:“虎踞龙盘今胜昔,天翻地覆慨而慷。”并列 形容地势险要。毛泽东《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》:“~今胜

  • 琴高骑鱼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一:“琴高,赵人也。能鼓琴。为宋康王舍人。行涓、彭之术,浮游冀州、涿郡间,二百余年。后辞入涿水中,取龙子。与诸弟子期之,曰:‘明月皆洁斋,候于水旁,设祠室。’果乘赤鲤鱼出,来坐祠中

  • 璧田

    《春秋.桓公元年》:“三月,公会郑伯于垂,郑伯以璧假许田。”后因以“璧田”喻指良田美地。唐李商隐《为濮阳公陈许谢上表》:“惟彼璧田,实联鼎邑;古之近甸,今也雄藩。”【词语璧田】   汉语大词典:璧田

  • 青白眼

    青眼:直视,比喻受到重视。白眼:眼睛上翻,比喻受到轻视。形容看人下菜,为人势利。阮籍事迹见前“得意忘形”。他为人性格怪异,不拘礼法,能用黑眼珠、白眼珠看人。遇到凡夫俗子,便以白眼相看;看见志同道合之人

  • 呕心沥血

    呕:吐;沥:滴。比喻穷思苦索,费尽心血。分别出自唐李贺的事迹和韩愈的诗句中。参见“锦囊佳句”和“忘形交”条。史载,李贺每日外出归来,其母便让婢女探囊中,见所写纸多,便怒道:“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作罢呀!

  • 骥尾附

    同“附骥尾”。清唐孙华《有感明季党事二十二韵》:“声名骥尾附,假窃虎皮蒙。”

  • 衣锦昼行

    同“衣绣昼行”。宋叶適《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》:“自请退休,得守乡社,都人称赞曰:‘所谓衣锦昼行者也。’”见“白日衣绣”。宋·叶适《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》:“大父康伯,

  • 面百城

    源见“坐拥百城”。谓拥有丰富的藏书。清赵翼《归田即事》诗之三:“少日曾贪面百城,而今万卷送浮生。”

  • 不识庐山真面目

    宋.苏轼《题西林壁》诗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庐山云雾甚多,常年围绕山峰,不易看清。宋诗人苏轼抓住这一特点咏吟庐山的独特景色。后遂用为认不清事物的真相或本

  • 分甘绝少

    见“绝甘分少”。【词语分甘绝少】  成语:分甘绝少汉语大词典:分甘绝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