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

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

秀:特出。 树木在林丛中生长特出,必定会遭到狂风的摧残。 比喻优异出众之人,往往遭致别人的非议毁谤。语出三国.魏.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”《旧唐书.刘晏等传.论》:“呜呼,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常衮见忌于前,杨炎致冤于后,可为长叹息矣。”杨江柱《次要人物形象的深远意境》(《芳草》1982年12期):“小红在《红楼梦》中着墨不多,却蕴涵着深远的意境。总起来说,这个次要人物形象,显示了‘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’的生活图景,寄寓了深沉的感慨。”


其他 秀,出众,高出。原指高出森林的大树总是要被大风先吹倒。比喻才能业绩出众的人,容易受到忌妒,诽谤。三国魏·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夫忠直之迁于主,独立之负于俗,理势然也。故~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”△用于评价人物方面。也作“木秀于林”。


【词语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】  成语: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汉语词典: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

猜你喜欢

  • 蛟妾

    代称龙。宋江元量《杭州杂和林石田》诗之十四: “江春蛟妾舞,塞暖雁奴归。” ●南朝梁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下: “夏桀之末,宫中有女子化为龙,不可近,俄而复为妇人,甚丽而食人。桀命为蛟妾,告桀吉凶之事。”

  • 陈思八斗

    源见“八斗才”。称誉高才。孙为霆《满庭芳.亦友》词:“君比陈思八斗,我夸元礼同舟。”

  • 三握再吐

    同“吐哺握发”。南朝 梁萧绎《上忠臣传表》:“三握再吐,夙奉紫庭之慈;春《诗》秋《礼》,早蒙丹扆之训。”

  • 奋髯#几

    奋髯:猛然掀起胡须,犹俗言吹胡子。(zhǐ只)几:击打桌面,即拍案。奋髯几,形容奋激发怒的情状。朱博在任琅邪太守时,当地习俗,作风迟缓,性情高傲,自命清高来博取名声。朱博上任后,许多下属官员都托病休假

  • 剖心之讥

    源见“截胫剖心”。谓枉杀忠臣为人所非议。《后汉书.李云传》:“今日杀云,臣恐剖心之讥复议于世。”

  • 阿平绝倒

    《晋书.卫玠传》及《王澄传》载:玠好言玄理。琅玡王澄字平子,兄王衍昵称之曰“阿平”。有高名,少所推许,每闻玠言,辄叹息绝倒。故时为之语曰:“卫玠谈道,平子绝倒。”后因以“阿平绝倒”谓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

  • 无所苟而已

    见〔君子于其言,无所苟而已〕。

  • 曳白

    考试时白纸上一字未写,交白卷。《新唐书.苗晋卿传》:“李林甫为尚书,专国政,以诠事委晋卿及宋遥。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制,覈才实。天宝二年,判入等者凡六十四人,分甲、乙、丙三科,以张奭为第一。奭,御史中丞倚

  • 柏梁宴

    《史记.孝武本纪》:“其后则又作柏梁、铜柱、承露仙人掌之属矣。”《三辅黄图.台榭》:“柏梁台,武帝 元鼎二年春起此台,在长安城中北门内。《三辅旧事》云:以香柏为梁也,帝尝置酒其上,诏群臣和诗,能七言者

  • 惺惺惜惺惺

    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三折:“他若是共小生,厮觑定,隔墙儿酬和到天明,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。”惺惺,聪明的人。“惺惺惜惺惺”指性格、才智相同的人,互相爱惜和同情。后因以“惺惺惜惺惺”为聪明人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