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吹毛求疵”。清陈确《大学辨二.答沈朗思书》:“《大学》首篇二百余言,岂无一言之合往训者,而弟必字字而驳之,不几于吹索乎!”【词语吹索】 汉语大词典:吹索
哀:怜悯,同情。 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,对他在暴力面前逆来顺受,又表示愤怒。 原形容对尚未觉醒的被压迫人民的焦灼不安的心情。语出鲁迅《坟.摩罗诗力说》:“苟奴隶立其前,必衷悲而疾视,衷悲所以哀其
源见“举案齐眉”。形容妻子敬爱丈夫。南朝 梁沈约《梦见美人》诗:“既荐巫山枕,又奉齐眉食。”
源见“三宿恋”。指对世俗的爱恋。宋孙觌《西徐上梁文》:“岂徒恋三宿之桑?故将面九年之壁。”
同“鲁鱼亥豕”。清宋世荦《重刻〈广志绎〉序》:“蟫蠹未埋,豕鱼难免。”【词语豕鱼】 汉语大词典:豕鱼
源见“鲁连蹈海”。指宁死不屈于强敌的气节。《后汉书.逸民传序》:“故蒙耻之宾,屡黜不去其国;蹈海之节,千乘莫移其情。”偏正 投海而死的气节。《后汉书·逸民传论》:“~,千乘莫移其情。”△用于气节方面。
源见“钧天广乐”。指由九支乐曲组成的宫廷音乐。元黄溍《题金明宴游图》诗:“千年华表人非是,九奏钧天乐未终。”
《论语.学而》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后因以“传习”指传授和学习。南朝梁武帝《撰孔子正言竟述怀》诗:“志学耻传习,弱冠阙师友。”【词语传习】 汉语大词典:传
同“鞭尸”。唐李白《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》诗:“运开展宿愤,入楚鞭平王。”
源见“桑间濮上”。喻指男女幽会之地。《金云翘传》十回:“良家女妾,深闺寡妇,星前月下,濮上桑间,求一行乐而不可得。”见“桑间濮上”。《野叟曝言》9回:“岂不闻瓜田李下,君子不居,~,诗人所刺。”【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