蛾( ㄧˇ yǐ )子:蚂蚁之子,即幼蚁。蛾,“蚁”的古字。术:学习。 幼蚁常向大蚁学习。 后常用以比喻人的勤学。语出《礼记.学记》:“蛾子时术之”。郑玄注:“蛾,蚍蜉也。蚍蜉之子,微虫耳,时术
参见:引镜
葑(fēng),蔓菁;菲(fěi),萝卜。无弃葑菲,比喻夫妻相处,应以德为重,不可因容颜衰老就加遗弃。后则用作请人对自己意见加以考虑和采纳的谦辞。古代一首民歌说,山谷里风声多凄迷,又阴天来又下雨,我多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简傲》:“〔桓温〕引奕(谢奕)为司马。奕既上,犹推布衣交。在温坐,岸帻啸咏,无异常日。宣武每曰:‘我方外司马。’”后因以称居高官而不拘礼俗的人。《北史.王晞传》:“〔王晞〕性
同“衔璧”。《后汉书.公孙述传论》:“及其谢臣属,审废兴之命,与夫泥首衔玉者异日谈也。”【词语衔玉】 汉语大词典:衔玉
参见:披云雾,睹青天【词语披云】 汉语大词典:披云
源见“羊裘钓”。特指严光,亦借指隐者。宋陆游《寓叹》诗:“人怪羊裘忘富贵,我从牛侩得贤豪。”元 萨都剌《钓雪图》诗:“人间富贵草头露,桐江何处觅羊裘?”【词语羊裘】 汉语大词典:羊裘
同“阮孚屐”。元王恽《游万箇山》诗:“寻源入云萝,不惜阮屐败。”【词语阮屐】 汉语大词典:阮屐
源见“陶潜柳”。咏归隐之典。唐李白《嘲王历阳不肯饮酒》诗:“浪抚一张琴,虚栽五株柳。”
同“箪瓢陋巷”。清黄周星《沉醉东风.黄叶村庄曲》套曲:“且消磨种菜雄心,休认做箪瓢颜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