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数典忘祖

数典忘祖

比喻忘本。公元前527年,晋国以荀跞、籍谈为正、副使节,到洛阳去参加穆后的葬礼。安葬完毕,除去丧服,周景王设宴招待荀跞一行。席间,周天子问,诸侯都有礼器进贡王室,何以晋国独无。荀跞让副使籍谈回答。籍谈即以晋国受封时王室未曾赐给明德之器与地近戎狄、远于王室为理由回答了周天子。周天子当面一一驳斥。他历数成王封唐叔、襄王赐文公等许多历史事实说明王室对晋国曾屡有封赠和赏赐。而且,他还指出,籍谈高祖曾掌晋国典籍,遂以籍为姓而世守其官。并讥评他虽是司典之后,但却数典而忘其祖。籍谈不能回答,宴会遂不欢而散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:“十二月,晋荀跞如周,葬穆后,籍谈为介。既葬除丧,以文伯宴,樽以鲁壶。王曰:‘伯氏,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,晋独无有,何也?’文伯揖籍谈。……籍谈不能对。宾出,王曰:‘籍父其无后乎,数典而忘其祖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袁枚《与钱竹汀书》:“枚祖籍慈溪,为兄部民,因生长杭州,数典忘祖。”


连动 典,典籍。①查数着典籍,却忘记了祖先的职守。比喻忘本。语本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:“周景王曰:‘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,晋独无有,何也?’文伯揖籍谈,对曰:‘晋居深山,戎狄与之邻,远于王室,拜戎不暇,何以献器?’王历举旧典以折之曰:‘女司典之后也,何故忘之?’”祖慰《祖慰的怪味小说》:“想伟大,结果是灭亡,~的人就是得了精神癌的人。”②比喻对祖国的历史无知。清·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卷1:“史迁用之《秦本纪》后,最为切当……班固又于陈涉、项羽传后引此及史迁所论项羽者,以作二人传赞,未免数典而忘其祖也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比喻忘记事物的根本、缘由。↔言不谙典


【词语数典忘祖】  成语:数典忘祖汉语词典:数典忘祖

猜你喜欢

  • 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

    晕( ㄩㄣˋ yùn ):日月周围出现的光环。础:柱子底下的石墩。润:潮湿。 月亮周围出现光环就会刮风,础石潮湿就会下雨。 比喻事件发生前必有征兆。语出宋.苏洵《辨奸论》:“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…

  • 倒屣迎

    同“倒屣迎宾”。唐王维《春过贺遂员外药园》诗:“画畏开厨走,来蒙倒屣迎。”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五:“唐进士曹唐,《游仙诗》才情缥缈。岳阳李远员外,每吟其诗而思其人。一日,曹往谒之,李倒屣而迎。”

  • 阮籍哭

    源见“哭穷途”。指为途穷而悲伤。雷琯《古意》诗:“朝为杨朱泣,暮作阮籍哭。”【词语阮籍哭】   汉语大词典:阮籍哭

  • 家徒壁立

    同“家徒四壁”。《后汉书.崔寔传》:“〔崔寔〕建宁中病卒,家徒四壁立,无以殡敛。”《宋书.吴逵传》:“既而逵疾得瘳,亲属皆尽,唯逵夫妻得全,家徒壁立,冬无被绔。”见“家徒四壁”。唐·李世民《与薛元敬书

  • 东园秘器

    东园:汉朝专造王公贵族丧葬器物的官署。秘器:棺木。后以“东园秘器”为称棺木葬具的典故。【出典】:《汉书》卷93《佞幸传·董贤传》3734页:“下至(董)贤家僮仆皆受上赐,及武库禁兵,上方珍宝。其选物上

  • 分我杯羹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项羽本记》:“当此(楚汉相争)时,彭越数反梁地,绝楚粮食,项王患之。为高俎(载牲之礼器),置太公(刘邦之父)其上,告汉王(刘邦)曰:‘今不急下(赶快投降),吾烹太公。’汉王曰:‘吾与

  • 刘伶好酒

    《晋书.刘伶传》、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载:三国 魏刘伶纵酒放达,常乘鹿车,携一壶酒,使人荷锸相随,说:“死便埋我。”醉后或脱衣裸形在屋中,人见讥之,伶曰:“我以天地为栋宇,屋室为㡓衣。”曾

  • 东方三千牍

    牍(dú独):古代写字用的木片。此典指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牍,求得任用之事。后以此典指向帝王上书、呈奏和求得任用。东方朔(前154——前93年),字曼倩,平原厌次(今山东惠民县)人,性诙谐滑稽,善辞赋,

  • 捧毂推轮

    源见“推毂”。扶着车毂推车前进。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仪。《七国春秋平话》卷上:“燕王并大臣捧毂推轮,邀乐毅上黄金台,受天子百官之礼,与乐毅挂印为帅。”并列 毂,车轮中心与轮轴连接处。抬起车毂,推

  • 包胥血

    同“包胥哭秦庭”。清 叶世佺《谒刘公祠》诗:“涕泪包胥血,饥寒苏武毡。”